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提法瞬间在传统休闲农业、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园、涉农企业中引发普遍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田园综合体”关注最密切、讨论最活跃的正是部分原先研究、参与、运营特色小镇的各类主体,包括研究专家、规划设计师、地产开发商、金融投资机构等。他们意识到:相对于目前“热火朝天”的“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或许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正处于重大政策机遇窗口期。
解除痛点的利好来了——立足于田园综合体,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动力。当前农村发展建设面临集体经济疲软、劳动力空心化、基础设施不全、农村创业空间受限等几大痛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具体政策指向:如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完善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简而言之,就是补钱、补地、补机制、补固定资产,每一条都指向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的瓶颈制约、痛点所在。而田园综合体正是落实上述政策、破解发展痛点的重要创新载体。 “两山”转换的新动能来了——立足于田园综合体,推进美丽经济新规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指向。但目前有很多乡村坐拥“绿水青山”,却愁眉不展、忧心忡忡,因为生态资源并没有带来生态效益,美丽乡村并没能转化为美丽经济,反而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阻碍、负担。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需要动能,需要总体规划,需要实践载体。而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打造的是一个“产、村、人、文”高度融合的新型田园社区,是有效承接城市高端消费的生活平台,是整合原有的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重要形态。各地政府,可以借此,把田园综合体作为生态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全面整合政策、资金、土地、人力、知识等多方资源,深度推进乡村田园美丽路线设计、美丽经济蓝图规划,规避农村、农业发展的散乱、无序状态。 乡村田园的新业态多了——立足于田园综合体,打造产村融合的新版本。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所谓综合性开发、产业融合发展,就是农业产业、文化创意、金融地产等的融合,形成全产业链闭环。可以预见,遵循田园综合体开发思路,未来的农业产业将会全链渗透、环环打通,实现1+1>2,2+2>4……未来,包括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会展培训、电商贸易、金融地产、艺术创作等互渗互透、特色鲜明、个性培育,具有高附加值的综合性效应,从而通过产业形态创新推进产村融合、人文引领的新型平台。 农村创业的新空间有了——立足田园综合体,让村里的年轻人回家。长期以来,青壮年外出,劳动力老化,留守村、空心村,是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年轻人觉得家乡没有出路,希望在城市。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将整合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优惠政策,建立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开设开放式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立足于发展田园综合体,将大量盘活农村建设用地,一方面大力扶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另一方面引入新型经营主体、社会资本,增加农村创业收益。让年轻人回乡,让村庄充满激情,让乡村生活富有想象。 传统农庄农场华丽转身的时机熟了——立足田园综合体,实现休闲农业跨越式发展。2016年,我国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总量达到280万个;全国已有各类家庭农场87.7万家,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生力军。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而田园综合体的内核是融合、生活、可持续。可以预计,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引领下,通过制度、科技、商业模式创新和农业文化创意,包括农场、农庄、农村合作社等一大批传统产业形态主体,将会往田园综合体转变,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品质得到跨越式提升,形象得到跨越式美化,附加值得到跨越式增加。 新乡村文明的时代到了——立足田园综合体,打造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对接融合的典范。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城市代表着富足、智力、便利,同时又代表着嘈杂、浮躁;乡村代表着恬静、优美、轻松,同时又代表着落后、不便。而田园综合体是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的最好载体。可以让人们像田园一样生活,像大地一样思考。让“我在乡下有个家”成为每一个城市人的终极理想。打造田园综合体,一方面将会集聚乡村、田园的生态资源、产业资源、人力资源,另一方面集聚城市基础设施资源、人才资源、知识技术资源、生活方式资源等,两者的对接、融合,将形成城市化、逆城市化对接相遇的巨大暖流,从而提升城市人生活品质、赋予新农人生活愿景,消除“陌生人”社会的隔阂,形成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型生态。
|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