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时间:2016-09-23 19:54:09| 作者:adminbj| 查看: | 评论:

摘要: 【作 者】明庆忠1 余晓兰2(1.云南财经大学,昆明,650021;2.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摘 要】民族村寨是民族地区主要旅游资源之一,其文化旅 ...

【作  者】明庆忠1   余晓兰2(1.云南财经大学,昆明,650021;2.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

【摘  要】民族村寨是民族地区主要旅游资源之一,其文化旅游业其重要产业。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挖掘、继承和发扬,有助于民族村寨脱贫致富,发展村寨经济。按照全域旅游、乡旅一体、统筹发展、圈层共进等原则, 依据产业融合理论和产业链理论,通过分析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根据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搭建“核心-内-中-外”四圈层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系统模式,将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进行分层:核心层面是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内层领域,即体系的要素层面;中层领域,即体系的联动层面;外层领域,即支持系统层面。

【关键词】特色文化旅游;旅游产业体系;系统模式;民族村寨;

 2222.webp.jpg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受其他产业发展的制约,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使本体系内的各产业相互协作,共同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基础不尽相同,故本研究就从理论层面探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及其产业体系的构建。

一、建设原则

一) 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现代旅游业呈现出大旅游、大产业、大融合的发展特征,要求以全域旅游观念为指导,运用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深化认识大旅游资源观、大旅游产品观、大旅游产业观、大旅游区域观、大旅游协作观、大旅游形象观等多层含义,拓宽旅游产业资源观、市场观,把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放在加快推进民族村寨经济发展建设大格局中来谋划,拓展特色文化旅游与民族村寨产业建设融合的广度与深度,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强调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旅游形象及其相关地域因素进行综合开发、整体协调和配套,实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的建设。

二) 乡旅一体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我国城镇化、“三农”问题、农村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布局,为旅游与城乡建设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依据。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要抓住这些国家政策保障,在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乡村和旅游一体化发展原则。所谓“乡旅一体”就是明确旅游产业在民族村寨乡村建设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旅游作为民族村寨的一项基本职能,在民族村寨各项建设中充分考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把文化旅游开发融于民族村寨建设之中。主要体现在旅游产业与乡村建设战略目标一体化。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功能一体化,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保障系统一体化等方面。

三) 统筹发展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要充分释放旅游产业综合带动功能,加快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实现融合互动发展,发挥旅游业在实施产业替代、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生态建设、促进文化传承及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产品和新业态,全面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力和推动力。

四)圈层共进

坚持圈层共进原则,其目的是破除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圈层固化,促进各圈层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并互为补充。圈层共进原则有利解决圈层之间产业结构不协调、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推动圈层实现共同进步发展、协调发展、一体发展,形成圈层共进,将大大提高内聚合力、联动发展的效果,以此,助推翁丁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与产业发展。

二、建设的内在需求

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是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中的动力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有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已初步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构建以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协调民族村寨各产业内部关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其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发展,各个产业间的关联度和依存度越来越高,文化旅游产业的集聚化发展,以及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是民族村寨今后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

产业集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有现象和有效组织形式,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文化旅游产业集聚是指文化旅游产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在某空间集中集约化发展的态势,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首先,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民族村寨实现绿色生态崛起的重要发展策略,给民族村寨发展带来巨大的人流和商机。在未来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它在解决民族村寨如何借助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运用其平台产业作用,实现对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方面发挥着重大优势作用;其次,产业集聚化发展也是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在需求之一,随着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要素已经显现出集聚化发展特征,为了迎合这一发展特征,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显得及其重要。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能够深入优化文化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资金、资源、技术等生产力要素向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区域集中,发挥要素集聚效应,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发展的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最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是围绕着核心文化吸引物集聚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而文化旅游活动的企业和机构在某空间聚积,外围还有支持这些企业的供应者、团体、销售渠道、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政府和其他机构等等,它们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支撑层,这些外围相关和支持产业的集聚形成结构完整的产业集聚,助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旅游业的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与许多产业相互关联的特征,决定了旅游业不可能脱离或独立于其他产业自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亦如此。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指出,要把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要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这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

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旅游产业体系,能够帮助解决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的构建能够帮助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和动力性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带动、延伸、互动、融合,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使文化旅游活动与经贸洽谈、投资考察结合起来。同时加强文化旅游与商务、文化、农业、教育、体育、医疗卫生、金融、信息业等部门的合作,推动旅游产业与工业、农业、文化、体育、商贸等多产业有机融合,延长旅游产业链,推进产业集群化,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构造新兴产业体系,拉动综合消费的增加。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高度结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三、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

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旅游产业体系的建设,要按照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将文化旅游开发建设、文化旅游产业要素聚集与翁丁佤寨乡村建设、民族村寨传统文化保护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布局、不断完善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功能、进一步提升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力度,使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寨和破除民族村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抓手。以“大旅游、大产业”为宗旨,实现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民族村寨借助旅游发展经济,具体而言,要实现以下目标:

一)以民族村寨文化的魅力呈现为目标,构建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民族村寨的魅力,不仅限于“最后的原始部落”这一解读。而要从系统的、全方位的角度去解读其文化魅力,应将其文化的物化表现形式建筑、服饰、歌舞文化、生活器具、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仪式、丧葬方式、日常习俗及交往礼仪规则、重大节庆等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文化谱系和文化脉络的梳理与挖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民族村寨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设置,要从观光探秘型向深度体验型、休闲度假型、专项科考型方向转变,设置不同层次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二)扩大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

通过构建文化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扩大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加快旅游业与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形成新的优势领域,完善的产业体系。通过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的构建,使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旅游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民族村寨旅游功能更加完善

从改善民族村寨旅游环境和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入手,整合资源,加强统筹,逐步构建以民族村寨为中心,内外畅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包括供水、供电、卫生医疗和紧急救援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旅游餐饮、住宿接待、旅游购物和信息咨询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在民族村寨建设中,更加注重文化特色挖掘、整体形象塑造和建筑风貌改善,推动民族村寨实现基础设施方便化、配套服务现代化、乡村形象个性化、建筑风格特色化。

四)发展壮大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为民族村寨谋福利

民族村寨特色文化的拥有者是当地生长的本土居民,因此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最终目标之一应是实现文化持有者——民族村寨村民福利的增加。这些福利可以是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生活环境的提升、经济收入的增加和文化自信的培育。可以通过扩充延长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链来形成更多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产业链条延长、产业内容扩容、产业技术提升等多种方法来实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进而促进民族村寨的良性发展,实现村民的增收致富、文化生活的丰富、视野的开阔和技能的提升。

四、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系统构想

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循环的的产业体系,本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约束下,依据产业融合理论和产业链理论,通过分析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根据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试图搭建“核心-内-中-外”四圈层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系统模式,将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进行分层:体系的核心层面是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内层领域,即体系的要素层面;中层领域,即体系的联动层面;外层领域,即支持系统层面。

一)搭建“核心-内-中-外”四圈层的系统模式

搭建以旅游产品为核心,以旅游交通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商贸业、文化娱乐产业等旅游产业要素为支撑层面,以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绿色加工业、信息业等为辅助的产业联动层面,辅以金融保险业、政府政策等为外延支持层面的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640.webp.jpg

 

图1 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构成

核心领域——产业核心层

该层面主要依托民族村寨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生态和气候资源优势,以保护为前提,市场为导向,经济发展为中心,搞好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开发。

内层领域——产业要素层

体系的内层领域,也就是产业要素层,主要包括景区景点、旅游交通业、旅游商贸业、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以及文化娱乐业等的建设。

中层领域——产业联动层

体系的中层领域,也叫旅游产业联动发展层,主要是根据民族村寨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延伸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链,挖掘与文化旅游产业互相联动发展的特色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绿色加工业和信息业等。

外层领域——产业支持层

即旅游产业支持层,主要是根据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村寨实际情况,通过争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政策支持、各种资源等有利条件,从政策、资源、金融资金投入等层面,支持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的建设。

本研究在可持续发展条件的约束下,从产业融合角度出发,分化、解体和重组传统产业体系,形成开放式的新型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在上述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中,一方面将分属于不同产业领域的市场主体通过产业融合等方式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如:会展旅游、康体疗养旅游、原生态文化体验旅游等,满足多方面的旅游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从产业链理论角度出发,将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相关产业(甚至是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运用一定的产业链组织形式,加强相互支撑、相互联动的发展动力,以旅游产业链条上的各个企业为主体,完善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联系网络,通过延伸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链,构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二)四个体系层面的关系分析

640.webp (1).jpg

 

2 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4层面”关系图

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的旅游产品体系、旅游产业要素体系、旅游产业联动体系和旅游产业支持体系等四个层面,从不同层面影响着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的构建。其中,旅游产品体系是翁丁佤寨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核心构成要素,它决定着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发展的资源要素和核心条件;旅游产业要素系统是翁丁佤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构建和运营的必要条件;旅游产业联动体系影响着翁丁佤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的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旅游产业支持体系是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的必要保障。

上述四个层面两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相融合,共同构建了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中国乡村旅游网.jpg

【中国乡村旅游网微信公众平台】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最新资讯
  • 小编推荐
  • 热点排行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