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

时间:2015-12-16 23:00:11| 作者:guanli| 查看: | 评论:

摘要: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 中国台湾地区人们在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交通方面的消费比例逐年增加, 观光旅游业日益发展, 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台湾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为台湾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市场需求, 并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同时台湾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也呼唤着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内容更为丰富的休闲农业由此应运而生。作为休闲农业重要发展载体的休闲农业园区不仅提供农产品, 而且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区, 这种“农业+ 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农业旅游 ...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 中国台湾地区人们在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交通方面的消费比例逐年增加, 观光旅游业日益发展, 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台湾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为台湾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市场需求, 并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同时台湾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也呼唤着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内容更为丰富的休闲农业由此应运而生。作为休闲农业重要发展载体的休闲农业园区不仅提供农产品, 而且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区, 这种“农业+ 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农业旅游, 又可达到提高农民收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

1 休闲农业的定义、功能

1.1 休闲农业的定义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 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 供人们休闲, 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换言之, 休闲农业所表现的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 在经营上更是结合了农业产销、农产加工及游憩服务3 级产业于一体的农业企业。就经营范围而言, 休闲农业已将传统农业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 不只生产固定形式的产品, 而且还包括各种蕴含创意的服务, 这样可以创造出许多附加价值,增加农民的收益。

休闲农业园区是休闲农业发展的载体, 也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数量、质量直接反映着一个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好坏。

1.2 休闲农业的功能

休闲农业结合农业与服务业, 具有下列7 种功能:(1)经济功能; (2)社会功能; (3)教育功能; (4)环保功能; (5)游憩功能; (6)医疗功能; (7)文化传承功能。

2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发展阶段与重点

2.1 观光农业时期( 1971—1989 年)

自20 世纪50—60 年代初, 台湾农业开始萎缩以来,农政单位便积极致力于改善农业结构, 寻求新的农业经营形态, 以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有识之士便酝酿利用农业资源吸引游客前来游憩消费, 享受田园之乐, 并促销农产品。

1980 年, 台北市首先在木栅区指南里组织53 户茶农开办茶园, 称为木栅观光茶园, 开启了台北市观光农园的先例。鉴于台北市观光农园之发展经验, 台湾自1981年底开始执行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 辅导设置观光农园之地点、面积、种类、规模等均不断成长; 从1982—1989 年的短短7 年中, 观光农园面积超过1 000hm2, 范围包括14 县, 42 乡镇, 22 种作物。

2.2 休闲农业发展时期( 1989—1994 年)

为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 台湾农业主管部门于1989年4 月委托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举办了“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在会上对休闲农业的概念基本形成了共识,正式确定“休闲农业”名称。

1990 年台湾农业主管部门在《改革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 研订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 制定了“设立休闲农业区”的一些基本条件。为加强休闲农业区的管理, 台湾农业主管部门于1994  年12 月31 日公布实施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 并设定了“休闲农业标章”。

2.3 休闲农业提升时期( 1995 年以后)台湾的休闲农业虽然发展迅速, 但很快遇上了发展“瓶颈”, 最重要的是法令规章无法配合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大众对休闲农业的认识不足, 以及理念共识尚未完全建立, 使得休闲农业计划难于推动。台湾农业主管部门为了促使休闲农业在台湾顺利发展, 重新调整计划策略与政策方向, 较重要的有下列几项:

(1)修正“休闲农业区设备管理办法”, 明确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的区别和辅导办法; (2)拟定《台湾休闲农场设置管理要点》草案, 制定《休闲农业设施设置标准》; (3) 编印休闲农业工作手册, 供辅导人员及经营者参考; (4)组织专家评估、推荐优等休闲农场。

3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

3.1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建设现状

2004 年, 根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的调查, 全台湾地区共有正式批准的休闲农场1 102 个。台湾休闲农场的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1999 年以后, 休闲农业进入兴盛发展期, 新设立的休闲农场共有584 个, 占53.0% , 比往年增加1 倍, 有4 个县近几年新设立的休闲农场更多, 如桃园县67 个, 宜兰县59 个, 南投县54 个, 台中县47 个。可见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势头仍然较强。

3.2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与建设类型

历经多年的发展, 台湾地区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的范围相当广泛, 目前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园区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现象, 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几种类型。这些以农业旅游为主导的休闲农业园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台湾地区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

(1)观光农园

观光农园是指具有农业特产的地区, 通过规划建设使其具有观光休闲与教育价值的农业园区。观光农园内提供观光游客所需的各种服务设施, 以便游客体验采收农特产的乐趣并了解农特产生产过程, 以增长游览时间, 寓教于乐, 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的目的。目前, 观光农园的类型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观光瓜园等。

(2)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是台湾地区农业类型中最具代表者。休闲农场具有多种自然资源, 如山溪、远山、水塘、多样化的景物景观、特有动物及昆虫等, 因此休闲农业可发展的活动项目较其他类型的休闲农业更具多样性。常见的休闲农场活动项目包括农园体验、儿童活动、自然教室、农庄民宿、乡土民俗活动等。

台湾地区对于观光农园与休闲农场的区别并不是很明显, 观光农园也可以休闲体验, 休闲农场也可以观光游览, 大多数农园、农场都同时兼具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的功能。

(3)教育农园

教育农园是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 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 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的场所。在教育农园里各类树木、瓜果蔬菜均有标牌, 有昆虫( 如蝴蝶) 是怎样变化来的等活生生的教材。游客在此参与农业、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体验农村生活, 尤其为城市的青少年了解自然、认识社会、了解农业和农村文化, 创造了条件。

(4)市民农园

市民农园是指经营者利用都市地区及其近郊的农地划分成若干小块供市民承租耕种, 以自给为目的, 同时可让市民享受农耕乐趣, 体验田园生活。1989 年, 台北市农会积极规划推动市民农园, 并于1990 年辅导北投区设立第一家市民农园, 从而成为台湾第一家市民农园。1994 年台湾农业主管部门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光驱计划”扩大试办市民农园, 到1998 年底, 台湾已设置58 处市民农园, 都属于农耕体验型市民农园。

这些市民农园与观光农园相比, 市民农园是由城市市民利用平时业余时间经营的, 不以营利为目的。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 台湾市民农园的规划建设远没有其他园区形态发展好。

(5)休闲牧场

休闲牧场是以名、特、优、新的农作物, 以较好的设施和高科技含量, 进行生产并以此吸引游人, 向人们展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多姿多彩的产品。以地处台东县卑南乡明峰村内的初鹿牧场为例, 场区占地约54hm2, 以奶牛饲养, 品尝自产牛奶、奶酪、牛肉, 并以其秀美的牧场景色吸引游人, 2004 年,仅门票收入一项就达300 万人民币, 效益可观。

3.3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特色

我国台湾地区自2001 年起开始推动一乡一休闲园区计划, 后来改称“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集中力量发展农渔园区。该计划在增强园区内的软、硬件建设的同时, 整合园区内农场、农园、民宿或所有景点, 使其由点连成线, 再扩大成面, 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休闲农业园区, 供游客前来旅游消费, 增加园区居民的收益以及地方的繁荣与发展。休闲农业园区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 社区”理念来推动各项工作, 从而走在了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前列。

总结起来,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园区创设具有下列特色: 由点到线并扩展到面的发展, 软、硬件兼顾并互相配合, 园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注重产品开发与创意, 加强策略联盟与整合行销。

4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发展主要以乡村民宿、休闲农业为主体发展起来, 其中休闲农业在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中占的比例最大, 2004 年全台湾休闲农业产值达11.25 亿人民币, 提供了180 098 个就业机会, 预计到2008 年休闲农业产业产值将达17.5 亿人民币。

台湾休闲农业在发展方向与目标、经营与管理、政策与措施等方面积累了较好的经验, 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对大陆刚起步的观光休闲农业来说,具有很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4.1 转变观念, 开拓思路, 加快农业转型, 开发农业功能

20 世纪60 年代末至70 年代初, 台湾地区农业面临快速发展的工业和商业的竞争, 以及国际农产品的冲击, 农产品成本高, 价格低, 农民收益少,台湾农业发展面临衰退、萎缩。针对这一挑战, 台湾采取了加快农业转型, 调整农业结构,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 进一步开发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 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 于是就开始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我国大陆现在正处于农业转型和调整农业结构的新时期, 要学习台湾发展农业的经验, 转变观念, 树立新理念, 根据各地的资源、区位和市场条件, 因地制宜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从而改变农业就是第一产业的旧观念, 建立农业与旅游业结合,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

4.2 规划与研究并举, 防止盲目发展, 避免恶性竞争

台湾农业主管部门为防止观光休闲农业背离农业本质, 使其合理发展和布局, 十分重视规划工作, 台湾农委会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和“发展休闲农业计划”, 并把这些计划列入全面的综合农业规划之中。台湾农业主管部门对发展休闲农业极为重视, 专门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处和推广科, 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机构, 台湾从上到下形成了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辅导体系。台湾地区相关部门机构在做好休闲农业规划, 包括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园区的建设规划的同时, 根据休闲农业产业需求, 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如2005 年台湾休闲农业的研究主题分别为服务人员人格特征、服务态度与服务行为关系研究; 经营模式研究; 园艺治疗活动对于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的研究; 台中县新社乡休闲农园规划建置研究; 旅游商品特色研究; 养生农业园区建置模式研究等。

4.3 重视制定政策法规, 加强科学管理, 保证休闲农业走向规范化道路

为了保证休闲农业规范化发展, 台湾农委会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休闲农业相关法规, 主要有: (1)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 (2)休闲农业标章核发使用要点; (3)休闲农场设置管理要点。其他相关法规有土地、观光游憩、营建、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农产品卫生、农产品交流、经济赋税等多方面。这些法规中, 最重要的是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 1996 年制定, 1999 年修订) , 共分6 章25 条, 包括总则、休闲农业之规划及辅导、休闲农场之申请设置、休闲农场之设施、休闲农场管理及监督、附则等。总则首先明确制定本办法的目的和意义, 界定了休闲农业的定义及相关术语的含义。办法还明确了规划休闲农业区( 10~50hm2 以上) 和休闲农场( 0.5~10hm2) 设置条件和面积, 以及应有的观光、餐饮、住宿、农产品的安全、卫生、道路、标示、环保等设施。

如台湾南投县名间乡来就补休闲农场基地面积2.115 4hm2, 以台湾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规定, 置休闲农场土地面积未满3hm2 的非山坡地, 以作为农业经营体验区为限, 所以台湾南投县名间乡来就补休闲农场土地利用规划突出了农经营体验、自然景观生态维护、生态教育为主的开发理念。

4.4 加强园区建设的规划和检查评证

虽然台湾的休闲农业园区已达1 102 家, 但经过农委会筹建的只有206 家。农委会与休闲农业学会合作推动了园区和农业旅游景点的检查评证, 并颁发认证标志。台湾休闲农业园区检查评证分别以核心特色、园区规划、创意运用、解说与行销、组织与人力管理、环境与景观管理、社区参与、观光资源8 项进行评证。台湾农委会为鼓励休闲农场提升服务品质, 提供可供人们选择优质的休闲农场, 特委托台湾休闲农业学会按照“2005 年度台湾休闲农业服务品质提升计划———休闲农场评鉴、认证与辅导计划”, 进行优良休闲农场之评选及甄选工作, 并编印优良休闲农场服务宣传手册。评选的对象为经农委会核准设置登记或准予筹设且实际经营之休闲农场。评选内容包括: (1)农场资源; (2)农场设施及活动配置图; (3)整体经营方向; (4)服务及体验活动; (5)餐饮服务; (6)住宿服务。评选项目标准等, 共分3 个方面、16 个项目, 打分评选。评选分数70~80 为“良”; 80~90 分者为“优”; 90 分以上者为“最优”。

在我国大陆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园区空间布局主要为“城市郊区型”“景区边缘型”, 但近2 年来在一些大型城市( 尤其是北京) 其空间布局呈现出“遍地开花型”, 其主要弊端表现在: 自发建设多; 挂个牌子就采摘; 各自为政, 缺乏系统管理; 发展特点不突出, 缺乏宏观系统的规划等。在加强园区建设的规划和检查评证工作中我们可充分借鉴台湾发展休闲农业中的经验, 使大陆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园区建设步入正轨。

4.5 大力推行社区经营的理念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跳出了以往规模经济思维, 朝向精致农业政策的延伸转型。休闲农业园区的“园区”概念被赋予具有地方意义的社区的理念。整合农场、农园、民宿或所有景点, 使其由点连成线, 再扩大成面, 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休闲农业园区, 并适时开展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社区”理念来推动各项工作, 这是台湾发展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的成功经验, 也是走在世界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前列的重要原因。如在10 年前废弃的台湾金瓜石冶金矿区为了发展乡村民宿和休闲旅游, 聘请规划设计单位作了详细的《金瓜石社区产业辅导计划》, 并在以后的运作实施中, 定期出版《金瓜石社区报》, 开办矿山讲堂等全力打造浪漫度假社区。这与我国大陆目前很多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过多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片面追求产值形成鲜明对比, 用经营文化、经营社区的理念来开发建设我们的农业旅游景点理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部分。

5 结语

在我国大陆地区, 城市化发展快, 城市人口增多, 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 城市人很希望到郊区农村观光旅游,这为发展城郊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了市场需求。我们应抓住城市这个目标市场,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的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因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 有高附加产值, 并可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休闲购物、观光度假及其他旅游活动(如垂钓、农家乐)的发展而产生乘数效应。

建设新农村游、农家游, 开展农业生态保护、农业休闲旅游, 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可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者:吕明伟,郭焕成,孙艺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最新资讯
  • 小编推荐
  • 热点排行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