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认识上的误区。有不少地方领导把发展休闲农业片面地理解为发展乡村旅游,只重视旅游设施的建设,而忽略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业产业扶持。在这方面一是要加强休闲农业的自身宣传,二是需要在各级政府的文件报告中予以厘清和明确。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乡村旅游重视的是观光,游客多为一次性消费,而休闲农业重视的是体验,深层次的体验能带来身心持久的愉悦,从而培养一批忠实的顾客,形成重复消费群体,因此,休闲农业是比乡村旅游更高一个层次的产业形态。
县市区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滞后。虽然国家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早已出台,部分省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也出来了,但具体联系休闲农业项目的是县市区一级政府,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制定当地的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其中包括休闲农业配套产业的发展规划。
农庄主没有形成“先规划,后建设”的普遍意识。有不少农庄在建设立项时走过场,依照农庄老板个人的构思,请相关部门的熟人画几张图应付一下,结果不仅造成投资浪费,还影响了以后的发展,农庄经营两三年后又不得不重新规划,调整布局。另外,休闲农业规划有别于建筑设计和旅游策划,一是要召集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专业的规划设计机构,二是相关大专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搭配上要尽快结合休闲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
攀比心理严重,投资重点失策。有的农庄在建设时存在盲目投资现象,比如花上百万建一个门楼,花几十万种一棵古树,问及其目的,竟然是门楼要跟旅游风景区的比,绿化要跟星级宾馆比,这种情况往往造成投资规模过大,且钱没有花在刀刃上,该完善的没有完善,该配套的没有配套。
忽视产业支撑,缺乏发展后劲。有不少农庄业主是房产建筑和采矿冶炼,以及宾馆酒店等行业转行过来的,他们认为农业投资回报率低,因此不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结果造成收益渠道单一,缺乏发展后劲,最重要的是缺乏农业景观和农事体验项目,不能形成农业与休闲互动的优势。其实农业产业链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产前和产后的回报率还是很高的。产前【农业生产资料生产】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可与科研院校合作,产后【农产品加工与物流】可以依托农庄品牌建立销售渠道,产中【种养业】可与当地农民联合建立合作社。
大动土方,破坏生态。有的农庄在建设时动用大量工程机械挖田造湖,推岭建房修停车坪,以及在农田整改意义不大的地方实施整改工程等。这些项目要么是没有合理选址,要么是没有因地制宜进行规划,或者纯粹是农庄老板盲目效仿别人的建筑格局而作出的错误决策,不仅增加了投资成本,还极大地破坏了原有生态。
主题特色不明显,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建筑风格,经营项目,还是服务方式与营销模式基本趋同,同一区域的农庄同质化带来的是恶性竞争,而难以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这一点要向台湾农庄学习,台湾的农庄主非常注意营造农庄的主题特色,推介农庄的拳头产品,进而建立农庄个性鲜明的品牌识别形象。
简单照搬,盲目复古。一是简单模仿农村风貌,以为越土越好,甚至连基本的卫生环境都不行;二是把城市的建筑设施与经营理念简单搬到农庄,结果适得其反,既不能给游客以新鲜感,又不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三是盲目复古,有的农庄清一色仿古建筑,灰沉沉的,还美其名曰风格统一,实际上极易产生审美疲劳,特别是那些仿古又不到位的,在不当的地方掺杂了一些现代的痕迹,相当别扭。以上现象,我们称之为没有摸清游客“叶公好龙”的心理。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采用“外观形态乡土,内部设施现代,装饰点缀怀旧”的原则。
创新乏力,缺少“三味”。一是缺少文化味,二是缺少乡土味,三是缺少情趣味。有的农庄投资规模不小,基础设施也很完善,就是少了那么一点味,比如基本的对联都没有,或者没有标志性建筑,或者绿化搞得整齐划一,或者缺乏一些简单易行的体验项目等等。
老调重弹,人才匮乏。人才问题是年年喊的问题,这一点农庄主要树立“人才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理念,象农庄提质改造和营销策划方面的事务,完全可以和专业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笔者所在的机构甚至还送讲座下乡,类似的短期培训很有必要。
|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