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初,农业部率先在全国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全国层面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们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美:产业美、环境美、人文美、生活美,产业美是基础、环境美是特征、人文美是灵魂、生活美是目标,四美的内涵反映出美丽乡村是一个综合体。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里面隐含着“三条主线”:第一条主线是“生态文明”。标准一开始就给出了“美丽乡村”的定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这个定义的落脚点就是“生态文明”。另外,几乎每一部分里面也都隐含着生态文明的理念,譬如,国标用“生态环境”来概括环境建设版块,生态文明已跃然纸上。 第二条主线是“以人为本”。在讨论“总则”的时候,我主张把“村民主体”列入其中,强调了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美丽乡村建什么、怎么建,就是应该由村民说了算,要维护他们的利益、体现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感受。 第三条主线是“规范投入”。国标没有提投入的事,甚至没有提“投入”这个字眼,但对规范、引导包括财政资金在内的各种资源向美丽乡村配置却做了大量规范,这必将对各地美丽乡村创建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产业绿色化是必经之路,美丽乡村必须要“产业美”。目前农产品很容易成为社会焦点话题,很多地方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现象也确实存在,如何让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化是必须的手段。 譬如,这次在四川蒲江县调研中看到一片茶园,跟其他地方茶园不太一样,这呈现的是一幅“茶松共生两相宜”的和谐景象,茶树与松树种在了一起,远看是美景,进去是享受。茶园技术人员告诉我们,当初建茶园的时候他们有一项规定,不允许砍一棵松树,这样松树和茶树就可以互相照应,不但不影响茶叶的产量,茶叶的品质还可得到提升。 第二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现在很多年轻人之所以离开农村,就是觉得农村“脏、乱、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他们才到城里面去。试想一下,在家乡如果有收入可以又体面的职业、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公共服务、有优美舒适的生态自然环境、有特色鲜明的地方传统文化、有朴实和谐的村风民风,谁还往城里跑一一这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逆城市化作用。 |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