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燥热的夏季,就想躲进有山有水的地方,鸟鸣为伴,流水相依,清风徐来。
这里没有雾霾,只有阳光、泉水、清风、星空。任凭外界高温酷暑,在这里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生活,如隐士一般美好。
刚刚过去的周末,五峰、远安、夷陵区等地的乡村民宿“一铺难求”。连日多地的奔波探访,让我们看到了民宿经济在宜昌山村开始“生根发芽”。
但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所谓的民宿,只是给农民土房子“小资”情调地粉刷装修下,再加上些地方元素或文化符号,归根到底,还是没有摆脱原来的农家乐模式。
“与江浙地区发展完善的现代民宿产业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宜昌市
旅游委产业发展科张卫
如是说。
下堡坪
十八湾民
宿,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民宿经济,吸引都市人群纷至沓来。
室外40℃+ 土坯房里28℃
7月27日中午12点,宜昌城区室外温度超过40℃,坐在郑茂昌的土坯房里,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是28℃。
这里海拔1090米,巍巍的曹家山山脉连绵数十里,组成十八湾,横亘于中柳坪与蛟龙寺之间,把广阔的下堡坪分为东西两半,郑茂昌的房子就位于十八湾村四组。
屋外,蓝天白云似乎更加真切,铺就的一条石板小路直通后山深林,那些苍老的古树,张着一只只干瘦的手,滤过岁月留下的风声和阳光洒下的斑驳,捧出一座座石桌石凳。坐在这里,山如禅者空灵,心如深潭静谧。
如今的十八湾村,是夷陵区有名的民宿旅游度假区,已改造3户土坯房和10多户特色小楼房,郑茂昌的土坯房就是去年8月改造完开始营业的,取名“老郑民宿客栈”。
郑茂昌今年73岁,两个女儿都已出嫁,是地道的夷陵区下堡坪乡十八湾村人。“平时就我和老伴住在这间土坯房里,已经住了三四十年了。屋子是当年用黄泥巴土夯实建成的,屋瓦也是自制的土瓦,虽然是土坯房,但冬暖夏凉,住着舒服。”郑茂昌说,去年7月,天河城旅游公司的人找到他们说要把房子改造成特色民宿,老郑仍是房屋的所有人,还可以以房屋入股的方式拿利润分红,老郑同意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改造,门窗、墙梁粉刷一新,屋瓦也进行了仿古改造,灯具全部改成马灯造型。三间客房都铺上木地板,每间房摆上两张床,电视、wifi网络一应俱全,土色土香又不失雅致。房里没有空调,床上还有一床薄被,“夜里气温低,客人要盖薄被,以免感冒。”老郑说。
在这里,没有穿制服的接待人员,却有人能陪你谈天说地。推开窗便能感受乡村的婉约动人,晚上枕着沙沙的树叶声入眠,早上伴着清脆鸟鸣醒来,何等惬意。
郑茂昌和老伴给自己留了一间卧房、一个厨房、一个火塘屋,屋顶挂满了熏腊肉。二老既是房主,又是民宿的服务员,“最忙的是烧开水,客人来了都说我们这儿的山泉水好喝,水瓶一会儿就空了。”郑茂昌的老伴在旁打趣地补充道。“土坯房一改造完,就来了一批客人,一直到去年11月,还有客人来。”老郑伸出两根手指比划着说,冬天没有客人来住,今年4月开春后,又陆续有客人来住,7月份来得人最多,一般都是周五、周六过来住,双休和节假日里甚至“一铺难求”。客人多来自宜昌周边县市和小溪塔,还有武汉的客人慕名而来,都是一大家人携儿带女地过来玩,白天到树林里爬爬山,水库边钓钓鱼,晚上就住在这里,“有的客人还借用我们的厨房,就地自采食材做饭吃。”
跨界资本纷纷涌入民宿
在城镇化快速迈进的现代社会,乡村被重新定义并赋予诸多新的色彩。与城镇日益狭小与拥挤的生活空间相比,记忆中小河流水的乡村升华成为一代人对理想生活状态最好的诠释。于是,乡村旅游大火,与其相关一系列衍生产品也备受追捧,民宿就是其中之一。
民宿最早兴起大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后蔓延到法国,再到美国,后来又来到日本,我国台湾,如今在全中国更是越来越热,在江浙、云南等地,住民宿亦然成为当下的一种时尚,与此同时一大批跨界资本也纷纷进军民宿产业。
2015年,在利川打拼的秦鹏回到生他养他的十八湾村,决定在锅厂水库周围打造一批特色民宿,并成立了天河城旅游公司。通过与村民入股分红、利益共享的方式,改造了一批土坯房和小楼房,“入住率还不错,128元一晚的价格,普通客人都能接受。”秦鹏说。
在秦鹏看来,民宿一定要有地域文化特色,“至少要有足够让客人拍照放到朋友圈炫耀的特色。”在每间改造的民宿里,都布置了民俗剪纸皮影,在床头放着《下堡坪民间故事》和《刘德芳故里》两本书,“下一步,准备找七个民宿,发展一户一品,把水磨豆腐、手工编织、铁匠瓦工等七大特色产业与民宿结合起来。”秦鹏规划,在民宿周围移栽更多的杜鹃花,建烧烤露营基地,改造更多更高档的样本民宿。
在下堡坪九山村,引进双岩农业公司,对沿街农屋进行外立面改造,“推磨”、“抖泥鳅”各种原创剪纸图画上墙,“周末不少驴友过来旅游,以农旅融合带动民宿发展。”村书记王传胜告诉我们。
夷陵区三斗坪镇打造“沿江特色民宿示范带”,樟村坪6月份举办了第一届民宿文化节,远安庞家湾依托古民居打造民宿村,五峰长乐坪、栗子坪民宿诚邀八方客……通过市场主体与当地村民合作,或者村委会引导村民自发组织,宜昌民宿经济开始呈现密集发展态势。
全省尚无民宿行业标准
“事实上,民宿在湖北全省都没有统一定义的行业标准。”宜昌市旅游委产业发展科张卫说,农家乐从一星到五星,都出台有严格的标准,休闲农庄的标准,全省正在制定中,而民宿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宜昌的民宿尚在起步阶段,还没有从农家乐中细分出来,所以具体数量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虽然没有行业标准,市旅游部门还是发布了《关于推进全市民宿旅游发展的通知》,要求适合发展民宿旅游的县市区,出台民宿旅游标准和资金扶持政策,对民宿发展进行规范和引导。“目前秭归等地已出台推进全域旅游的相关文件,其中对于民宿就提到,达到标准,验收合格,有一定接待量,将给予资金扶持。”张卫说。
7月29日,刘春一家三口从武汉自驾来到五峰游玩,当晚住在一家民宿客栈里。“虽然周边山水环境优美,但走进民宿,发现就是普通的农家乐重新装修了下,添加了几张床而已。”
秦鹏认为,一个合格的民宿主人应该懂得设计,也懂得文化,更懂得给人住的地方一定要舒适,而且他会与客人交流,应该有艺术情怀。“民宿主人像家人一样在门口迎接客人归来,并端上一杯茶,做好一顿饭,一句温暖的问候。少一些冰冷的装潢,多一些脉脉的情怀,这样的乡村民宿才是城市客人们乐于栖息的归宿。”秦鹏说。“我们已经不止一次看到,正在走向空心和衰败的村落,因为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而扭转了命运。”远安县副县长、三峡大学人文地理专业博士黄华感慨称,民宿,是一种具有历史人文、环境生态、创意生活和精神家园性质的新业态。民宿经济的发展,可以引导和吸引大量农民参与到“吃”和“住”中,获取更多的财产性收入,这就拉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我们在民宿发展起步阶段,不妨用市场换取更多社会资本的加入,去探索灵活的经营方式,这是撬动整个民宿经济板块发展的一个支点。”黄华说。“从农家乐上升到民宿,不是简单的粉刷装修,资金、人才、规模集聚效应,才是民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张卫表示,浙江德清依托莫干山打造“中国民宿经济第一县”,莫干山镇堪称民宿标杆,它那里的民宿产业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匠区、餐饮购物体验馆、美术馆、种养殖基地和儿童产业园等多种新兴文旅业态交互组成。“与它们相比,我们的民宿无论是消费理念,还是消费水平,都相差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