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 建功精准扶贫

时间:2016-05-08 00:34:30| 作者:adminbj| 查看: | 评论:

摘要: 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的“拦路虎”。要把扶贫攻坚工作抓紧抓准抓实抓到位,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必须坚持精准扶贫。近年来,省委组织部、 ...

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的“拦路虎”。要把扶贫攻坚工作抓紧抓准抓实抓到位,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必须坚持精准扶贫。近年来,省委组织部、省旅游局等部门先后派出专人驻点湘西自治州花垣县排料乡金龙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和实施精准扶贫。到2014年,该村发展乡村旅游初见成效,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1840元上升到2800元。2015年,全村乡村旅游人数达7万人次,从事乡村旅游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在全村45户贫困户207人中,2015年当年脱贫17户72人。

可以说,金龙村为借全域旅游实现精准扶贫探索到了一条充满前景的路线。

1/立足特色 才有风光无限

依托独特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人文景观,逐步夯实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金龙村面积6.53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共149户643人,除少数外地嫁入本村的妇女外,均为苗族人口。该村坐落在平均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其下峭壁悬崖,峡谷幽深,被称为“悬崖上的苗寨”、“云中金龙”。睡佛、飞瀑、孔雀石、凤凰台、九牛坡等自然景观形神兼备,野生樱桃树漫山遍野。2013年春,湖南省委组织部、省老干局扶贫工作组入驻金龙村,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扶贫开发,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通过整合民族、旅游、住建、交通、扶贫开发等各级各部门专项帮扶资金,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完成了进村主干道路面硬化、特色民居改造、十里樱花长廊、悬崖栈道及入户青石板路铺设、水、电等59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引进种植了100亩“黑珍珠”良种樱桃、190亩“金秋梨”、60亩黄金茶开发项目。2015年,金龙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苗族民俗文化,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目前,“悬崖苗寨、云中金龙”已成为湘西州乡村旅游知名品牌,并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和湖南省旅游名村。

依托丰富的苗族传统文化,着力打造以苗族樱桃节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金龙村苗族文化传统深厚,主要民俗节庆活动有“四月八”、“樱桃会”、“赶秋”、“过苗年”等,吸引了远近游客。其中,“苗族樱桃会”作为当地苗族传统节日之一,被誉为“苗族情人节”,是苗族未婚男女社交往来的重要活动,被列入湘西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樱桃会”期间,金龙村都要举办万人上山采樱桃及苗族传统文化习俗及民间技艺表演活动,人们唱苗歌或开展情歌对唱、打苗鼓、跳苗族舞蹈以及观看民间艺人踩铧犁、顶金枪、上刀梯等绝技表演,节目丰富多彩,令人流连忘返。迄今,由县、乡、村及各级相关部门联合举办的“樱桃会”活动已经开展到了第八届。2014年第七届苗族樱桃会期间,还同步举办了首届“樱桃情缘”苗族情歌青年歌手大奖赛,来自湘黔渝三省市边区的苗族青年选手同台竞技,原生态的苗族情歌,独具韵味的苗族语言和苗歌腔调,令远道而来的四方游客耳目一新。以金龙村“苗族樱桃会”为主要内容的苗族节会,近年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互联网、手机媒体等现代传媒传播手段,在湘、渝、黔三省市周边越来越产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依托“农家乐”引导示范,着力推进“吃”、“住”、“玩”、“乐”、“赏”五位一体的农村休闲旅游产业综合经营开发。2015年初,金龙村在省旅游局扶贫工作组的积极帮助和指导下,开办了3家农家乐,4家小卖部,有50个床位供游客住宿。推出了以当地农家风味为主的原生态土特佳肴餐饮,以及苗族樱桃会、苗族赶秋等民俗节庆活动。同时,着眼未来规划,引进、开发种植了100亩“黑珍珠”良种樱桃、190亩“金秋梨”、60亩黄金茶生态观光和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为今后的乡村旅游休闲赏玩、娱购等提供了新的选择。2015年5月第八届苗族樱桃会暨“金龙樱缘狂欢帐篷节”期间,苗家人自编自导的“农具T台秀”、“吹木叶”、舞龙舞狮、苗鼓舞等节目,吸引了来自省内、重庆、贵州等地的2000多名驴友参加,人们搭起五彩的帐篷、采樱桃、唱苗歌、品尝苗家长桌宴、徒步穿越蚩尤大峡谷、参与篝火晚会狂欢。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也带来了游客对苗家腊肉、苗绣织品等原生态土特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的购物需求。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村电子商务平台,将把金龙村的土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2/突破瓶颈 方能做优做强

金龙村发展乡村旅游实践,取得了相应的经验和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仍然严重不足或滞后,产业基础弱化;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组织协调程度差,产业链条分工不够明晰;旅游产品的开发、包装、策划、经营不力,卖点比较单一;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缺乏市场开发和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人才队伍严重缺乏;乡村旅游的管理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和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机制体制等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并加以完善,等等。因此,今后仍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高度重视,并继续作出新的努力:

第一,基础建设是重中之重。发展乡村旅游,要确保游客“进得来、留得住、吃得好、玩得开”,主要还是解决“吃、住、行、乐”,即吃喝、住宿、交通、玩乐等问题。因此,道路、食宿(包括厨卫)、景点、玩乐项目等基础建设必须进一步配套和完善。要修齐短板,防止其中任何一项成为发展进程中的制约因素。要注重整体科学规划,整合各类资源、各方资金,集中力量办事,资金投入、项目实施力求精准、到位。

第二,必须突出特色和个性。目前,乡村旅游开发日渐成为趋势和热点,尤其邻近地区范围内的村寨,开发过程中应因地制宜,讲求个性,突出特色,形成差异化发展,避免雷同和防止同质化竞争。旅游部门要加强行业指导,合理规划,尤其线路设计、开发上要统筹考虑和妥善安排。

第三,要注重和强化市场营销与管理。乡村旅游经营,要建立现代管理模式,可设立公司运作,或成立行业互助组织、合作社等方式统一集中管理,避免无序和失控状态。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运营机制,注重市场品牌营销,强化媒介宣传,尤其要强化“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和移动新媒体宣传、管理和营销。

第四,强化产业培育和人员培训。要树立产业、产品和服务综合创新意识,永远让顾客感觉新鲜、有趣,才能不断吸引新老游客。在产业内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强化产业链布局和角色分配。比如,开办一家农家乐餐馆,其他农户可跟进提供原材料,开展家禽和牲畜养殖、蔬菜种植产业及产品加工等。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从思想观念、技术、服务等多方面、多层次帮助村民得到提升。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见效快,能耗低,即使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够受益,是脱贫致富的一项有效途径。相关部门应在政策、项目规划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乡村倾斜,通过整合资源资金,多方合力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和实施精准扶贫,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和扶贫开发工作多办实事。

(作者单位:湘西自治州花垣县民族宗教事务和旅游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调研手记:

找准最合适的脱贫路径

金龙村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说明,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就是要最适合贫困地区的路径。湘西地区没有深厚的产业基础,缺少资金、人才,但是自然的风光、淳朴民俗、传统文化是一笔潜在的巨大资源,悉心挖掘、打磨,就会像埋藏在地层当中的璞玉,终将体现并产生熠熠夺目的价值。全省范围内这样的璞玉确实是比比皆是,如果加大力度,因势而为,一定会给今日的乡村和旅游业的“供给侧”带来全新的面貌。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最新资讯
  • 小编推荐
  • 热点排行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