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最美村落—下梅村

时间:2016年08月23日 17:05:18| 作者:adminbj| 查看: 10| 评论: 10

摘要: 福建最美村落下梅村,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现仍保留着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还未商业化。自从06年乔家大院开播以来,受其影响很大,很多爱茶人士慕名而来,这里大致可以让 ...

福建最美村落下梅村,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现仍保留着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还未商业化。自从06年乔家大院开播以来,受其影响很大,很多爱茶人士慕名而来,这里大致可以让大家了解武夷山的茶文化,现村子还居住着500多户人家,2000多人口。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序:采青——挑青——萎凋——挑别——复焙——晒青——摇青——炒青——揉捻。

  近年来很多以前喝铁观音的都换了武夷岩茶,武夷岩茶的好处是养胃不伤胃,为什么呢?

  就因为它有经过一个最重要的过程——摇青,这是绿茶没有过程,绿茶为什么胃寒的人不能多喝,只因它没有经过发酵,没有经过摇青,绿茶是不发酵的茶,普洱茶的发酵过程比较可怕,是一大堆堆在那边半个月二十天那种,不了解的人以为是发霉,其实那种叫后发酵。武夷岩茶叫半发酵。岩茶的发酵就是一直摇,让叶子碰撞,摩擦,它的细胞会受损,完了以后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进行发酵,非常简单,就像苹果咬了一口,天然氧化。

  摇一摇,停一停,动静结合,要摇8-12个小时,所以做茶那段时间茶农非常辛苦,白天采茶不能堆放,晚上要加班制作,加工成到第一次初焙,才可以放那边慢慢二次三次焙火。武夷岩茶的焙火是非常关键的,人家说绿茶是一次性烘干,武夷岩茶要经过二次三次的复焙,这样子茶叶的香气才会出来,保质期才会长,所以武夷岩茶不用放冰箱,只要放在干燥的地方就可以了,几年都没有问题。

  三年之前的叫新茶,三年以上的就叫老茶,武夷岩茶要是喝当年的新茶还不好喝,去年的茶隔年喝是最好喝的,水厚,顺滑,刚出来的茶叶有一股火味,喝起来有苦涩味,隔了一年到隔年,喝水是很顺滑的,且香气也是非常明显,自然退火以后,它的香气才会明显。

  武夷山的茶有个特点:越久它的价值就越高,当地有个习惯,家家户户都会备一点老茶,5年10年的茶就叫看家茶,家家户户都会备用一点,比如有时候肚子胀不消化,或者有时候小孩子拉肚子,都可以喝那个茶,非常管用。

  此溪名为当溪,当溪原是一条自然过水坑,穿过下梅村,将村庄一分为二,现当溪水位下降,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不过水还算清澈。

  邹氏家祠,是下梅村村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祠堂门楼气势宏阔,砖雕图案丰富多彩。

  大门左右两边为奴仆房间,类似现在的保安看门间,再进去一扇门在主人娶正房或者祭祖的时候才打开,没错,二、三、四、五姨太就走后门吧。看来这门也开不了几次,不得不再次感叹,古人当官的真是讲究呐。

  此为所有古建筑里面保护最好的砖雕门楼,砖雕是两百多年前的工艺,当中的三个人福禄寿三星,底下的是喜鹊登梅,喜上眉梢,门楣两侧石雕意为金榜题名,右侧为衣锦还乡。明清时候的建筑主要是与主人的思想和身份是融为一体的。

  大象头的官的印章,是帅印,出巷入巷,意味步步高升,边上为鲤鱼跃龙门。

  在未采茶的季节,村里大部分的人还是以农耕为主,上砍柴,下田种菜。显是过得特别满足。家家户户都会晒的糟菜,等晒干制作成酒糟菜。

  满园春色关不住,春天到了,随处可见的桃花、李花、油菜花。

  婆婆门,古代娶儿媳妇的标准,以胖为美,测胸围,测臀围,这样子看出去像是发家门,招财进宝的意思。

  我喜欢这个村子的原因还有一个,它保留着太多的传统工艺,就说打铁,已经在很多地方见不着了。

  打好的锄头与弯刀,想来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们的作用。弯刀用于上山砍柴砍树,锄头就不用说了。应该是刚打好的,还未磨锋利。

  古代的当官的建筑可相当讲究,住的地方有三进,五进的格局。每进里面一层就要上一个台阶,意欲着步步高升。

  小时候家里也有一台,每到稻谷收割的季节,就帮家里收割打谷穗,再用此机(对不起,我已经忘记它的名字了)把空的稻谷与实的稻谷分开,经常都弄的全身痒痒的,自从家里不种稻谷后,我也已经有十几年没见了。略带欢喜,想起儿时的记忆。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本想跑到老爷爷前头去拍,后又想想作罢,我只是想记录这一刻并不想打扰了人家。想起家中的爷爷,总是闲不下来,总是喜欢下田种菜,上挖竹笋。回家经常都能吃到爷爷种的青菜,好吧,想爷爷了。

  屋檐下两排长长的靠椅被称为“每人靠”,意为每个人都能靠,不是美人靠。



[ 网友评论 ]COMMENT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