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认真落实国务院要求 扎实推进农民创业创新

时间:2016-01-15 15:21:00| 作者:adminbj| 查看: | 评论:

摘要: 编者按:今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印发了一系列文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要求,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农民创业创新。近期,陈晓华副部长在有关情况报告上批示:“这项工作很重要,要按已有的部署抓好落实。当前尤其是要抓好技能培训辅导、推出一批创业样板、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创业创新政策”。现将工作报告印发给你们,请各地有关部门参考并继续抓好工作落实。 ...

 

    编者按:今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印发了一系列文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要求,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农民创业创新。近期,陈晓华副部长在有关情况报告上批示:“这项工作很重要,要按已有的部署抓好落实。当前尤其是要抓好技能培训辅导、推出一批创业样板、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创业创新政策”。现将工作报告印发给你们,请各地有关部门参考并继续抓好工作落实。

  农业部认真落实国务院要求 扎实推进农民创业创新

  今年以来,国务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度重视,连续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农业部按照部际联系会议工作分工,结合自身职能,切实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就业增收的总体目标,积极开展推进农民创业创新工作。

  一、农民创业创新的主要特点

  农民创业创新是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大批农民进城入厂、务工经商,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积累了财富、丰富了经验,激发了创业热情。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创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乡镇企业3204万个(其中个体工商户2505万个);返乡创业农民工220万人,创办小微企业23.7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5.5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6万家;休闲农业各类经营主体180万家,大部分都是农民创业创新形成的。

  二是创业者以70后、80后为主。在农民创业群体中,农村青年数量多、干劲足、能吃苦、敢拼搏,他们中很多人懂经营、有技术、会管理,有一定资金、经验和人脉积累,创业意愿强烈。据对农民、海归人员、大学生和士兵问卷调查表明,同样有5000元,农民创业创新倾向最高。农村返乡创业者大都有5-8年的打工经历,创业年龄一般在30-40岁之间,历尽磨练,阅历丰富,有创业的潜在动力和能力。

  三是创业者整体素质较好。返乡创业农民在外打工期间,大多从事一定的技术、管理、销售等工作,善于发现市场、抓住机遇、整合各种资源,具备创业的技能和条件。

  四是在涉农领域创业比例大、成功率高。大部分创业者都是围绕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营销流通、休闲农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加工等开展创业,占创业者的70%以上,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涉农创业比例更大,而且比一般领域创业的成功率高。

  五是带动作用强。据统计,每个创业者平均带动3.8人直接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不仅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当地农民素质提高和观念更新。

  2015年农业部推进农民创业创新开展的有关工作

  (一)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因地制宜围绕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开展创业,完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

  一是开展了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联合团中央、人社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的通知》(农办加〔2015〕17号),以农村青年为主体,支持农村青年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创建休闲农业示范点、农产品加工合作社示范单位、主食加工示范企业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向农村青年创业重点倾斜。目前,各地正按照动员部署阶段(今年10—12月)要求,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二是启动实施了推进农民创业创新行动计划。印发了《农业部关于实施推进农民创业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农加发〔2015〕3号),以农民为主体,以乡(镇)村为区域,支持返乡农民工、普通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大学生村官、农村能人等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发展设施农业、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民俗民族工艺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产品流通与电子商务、养老家政服务、生产资料供应服务等农村一二三产业。提出推动落实政策、搭建平台、培育带头人、总结推广模式、健全服务体系等五项主要任务和三年(2015—2017年)实施计划。各省(区、市)农业部门按照部署试点阶段(今年7-12月)要求,正在制订具体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试点方案,逐步开展试点工作。

  三是启动实施了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联合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民政部、林业局、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支持返乡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农加发〔2015〕8号),将返乡创业与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2015年至2020年期间,围绕县域经济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落实扶持政策、开发创业项目、搭建创业平台、培育创业人员、构建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人员,开发农业农村各类资源要素,创办领办市场主体,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

  四是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组织开展了50期家庭农场培训,培训4000人次左右。会同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的通知》(农办科〔2015〕17号),计划每年选择1万名18—45周岁的现代青年农民重点培养。截止9月底,经所在县和省级农业部门审核确定12908人列入培育对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出台了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专门意见,15个省开展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建设。

  五是加强农民创新创业服务工作。印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民创新创业服务工作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意见》(农办加〔2015〕9号),要求各级农业部门以农村能人、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生村官创办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民俗民族工艺产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建立完善创业基地、见习、辅导、技术、融资等农民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孵化培育一大批农村小型微型企业,激发亿万农民创新活力创业潜力,打造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引擎。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组织返乡创业人员到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考察参观、学习交流,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83期,共培训包括返乡创业人员在内的农村实用人才1.83万名。

  (二)推动农民依托互联网创业。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会同发改委、商务部共同印发了《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与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明确农业部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组织在北京市、河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共9省市开展农业电子商务鲜活农产品直配和农资下乡试点工作。印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专项行动的通知》,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与电商平台对接专项行动。在50期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班中安排了农产品电子商务课程,共培训了5000人次。在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评选中重点推选21家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示范社。组织专家赴山西、四川、浙江、甘肃开展农业电子商务调研,形成了《支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调研报告》。

  二是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在全国10个省22个县继续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建成的益农信息社已经覆盖试点县行政村的90%以上,公益服务、便民服务和电子商务已经进到村、落到户。汪洋副总理在我部报送的《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情况汇报》上批示:按照此思路开展工作。积极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参与信息进村入户工作,不断完善政企合作、市场化运营的推进机制。由中国电信、中国邮政、京东集团、农信通集团等企业发起,22家企业共同签署了《企业共同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承诺书》,承诺共同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措施。印发了《2015年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安排》,明确了2015年试点工作主要任务、试点申报的要求和程序。组织13期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员主题培训班。公布了第二批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名单,确定在已开展试点的10个省(市)中新增试点县(市、区)51个,同时新增天津等16个试点省份、43个试点县(市、区),共计新增试点县(市、区)94个。

  三是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搭建电商平台。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方式,调查龙头企业的电商销售业务现状、平台形式、销售收入占比等情况;实地调研龙头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环节融入“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下步措施和意见建议等,形成调研报告。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班邀请阿里农村淘宝事业部专家授课,详细介绍了农村淘宝的项目背景、发展阶段、落地流程,以及各地引进县域电商的典型案例等,促进龙头企业共建农村电商,主动融入互联网。

  (三)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远程公益创业培训,提升基层创业人员创业能力。

  一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利用10个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390个基层职业技能鉴定站和6000多个工作站,为他们参加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提供服务,全年共培训鉴定近40万人次。二是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模。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规模扩大到全国4个整省、21个整市和487个示范县,加上各省的示范县,涉及1500多个农业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三是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强化由培训向培育转变,总结归纳了《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培育模式》,大力推广“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四是做好乡镇企业职业技能鉴定。截至11月25日,完成鉴定41190人次。

  (四)引导和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拓展乡村信息资源、物流仓储等技术和服务网络,为农民创业提供支持。

  通过示范基地认定和监测,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对72家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进行监测,并认定59个产业集聚区为第三批示范基地,推动示范基地有效利用龙头企业等主体的优势,搭建科技研发、质量检测、物流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服务,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开展以上工作,对农民就业创业、致富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激发了农民创业热情。通过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推进农民创业创新行动计划、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等,吸引了返乡农民工、普通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大学生村官、农村能人等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激发了农民创造创新活力,推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民创业格局的形成,创造了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二是推动了农民在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领域就业创业。大部分返乡创业者围绕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营销流通、休闲农业和地方特色产品加工等开展创业,占创业者的60%以上,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涉农创业比例更大。而且比一般领域创业的成功率高。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对接、公共服务等,进一步推动了农民在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领域就业创业。今年1-10月,规模以上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工业4.4个百分点。据统计,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中70%以上是农民,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以上直接来自农产品加工业工资性收入,加上关联产业间接收入比重更大。目前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已超180万家,年接待人数达10亿人次,经营收入达3000亿元,带动3000万农民受益。三是提高了农民创业能力。通过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提高了农民创业兴业的能力。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大多从事一定的技术、管理、销售等工作,他们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思想观念新、交际能力强,善于发现市场、抓住机遇、整合各种资源,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四是涌现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一批高素质的年轻农民正在成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领办人,一批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退役军人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五是培育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10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147.9万家,实有入社农户9997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1.7%。截至6月底,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达到24万家。六是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增收。据统计,每个农民创业者平均带动3.8人直接就业。农民创业不仅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当地农民素质提高和观念更新。

  我部在推动农民创业工作中注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在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领域创业创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向农民创办合作社倾斜,2012-2015年,累计补助52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建设1.9万座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果蔬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积极优化休闲农业创业政策环境,会同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农加发〔2015〕5号),探索农民自组织、自激励、自就业的创业模式,使休闲农业成为农民创业的重要渠道。开展全国农民合作社兴办加工相关培训班,引导农民创办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让农民共享初加工、流通等产后利润。同时,我部将农民创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共同推进。鼓励农民依托农村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森林草地、古朴村落、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特色美食等自然、文化和传统资源,以观光、采摘、体验、餐饮、度假等形式为主,拓展了农业功能,创办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等融合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在创业主体内部融合。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交售农产品入社或入股的方式创办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改变农民只作为农产品提供者、只分享生产环节利润的局面,推进农业一产向二三产业自然延伸。鼓励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向前延伸建设基地带动农户,向后延伸发展物流和营销体系,在融合发展中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增收。此外,在推动工作中,各地普遍反映一些地方对扶持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政策的效应没有得到应有发挥;一些地方对政策的解读和宣传不够,创业的农民对政策不知晓、对优惠内容不熟悉、对操作流程不明白,导致没有享受到政策扶持。

  、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我部将继续紧密围绕农民就业增收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农民创业创新。

  (一)全面推进农民创业创新系列行动计划。从有经验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电商辅导员、天使投资人、创业带头人和科研院校专家中,筛选培养2000名创业辅导师,建立辅导师数据库,开展辅导师技能培训。从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能手、大学生村官、退役士兵等群体中选择创业农民,开展政策、市场、管理、营销等创业技能培训;利用现有平台,为农民创业提供产销对接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培育1万名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开展农民创业带头人推介活动,遴选1000名有思想、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勤于耕耘的农民创业创新典型,总结推广好典型、好机制、好创意、好模式,引导广大农民在创业创新中学习借鉴。举办好中国农民创业创新大赛。进一步推进家庭农场发展。加大宣传贯彻力度,组织建立家庭农场门户网站、专业期刊、研究会和新媒体等。组织各地积极开展各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适时启动国家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继续对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开展全面统计和对3000个左右的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监测,编制发布家庭农场发展年度报告。推动相关部门落实家庭农场发展亟需的财政、金融、保险、用地等扶持政策,解决家庭农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构建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二)继续加强农业领域电子商务和网上创业平台建设。组织召开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同期举办新农民创业创新展览展示和高峰论坛,积极推动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体系创新。推广和完善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把“互联网+”现代农业成功的“盆景”变成“风景”。积极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开展鲜活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试点示范,推动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产品目录、生产信息、分等分级标准体系,着力构建农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做好信息进村入户全面实施准备。进一步测试运行、健全完善全国信息进村入户平台,完善平台服务内容,组织全国益农信息社、运营商、服务商全面接入平台,推进平台市场化运营。建立健全信息进村入户建设、运营规范,制定完善益农信息社建设技术规程、运营技术规范等。

  (三)加强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进一步加强职业农民培育。编制《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规划》。深入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组织各地对遴选确定的近1.3万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对象开展精准培育。针对列入中华农业科教基金的风鹏行动资助项目的100名现代青年农场主开展培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基础条件能力建设,继续实施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师资库、精品教材、精品课程和在线教育系统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加强创业培训方面的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和师资选聘;加大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力度,健全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创业人员农业职业技能。

  (四)进一步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创业。调研发掘龙头企业在建立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方面,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在拓展乡村信息资源、物流仓储等服务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典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最新资讯
  • 小编推荐
  • 热点排行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