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有产业振兴,更有文化振兴。乡土文化里饱含传统价值观,是维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灵魂,需要我们去保护、挖掘、利用。” 01、乡村文化 物质丨非物质 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乡村文化又分为乡村物质文化和乡村非物质文化。 1 乡 村 物 乡村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乡村生存和发展所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包括自然景观、空间肌理、乡村建筑、生产工具等等。 2 乡 村 非 物 乡村非物质文化就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包括节庆民俗、传统工艺、民间艺术、村规民约、宗族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古朴闲适的村落氛围等。 02、乡村文化景观分类 地域丨价值丨分类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综合体,不仅反映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也记录了乡村人类活动的历史,表达特定乡村地域的独特精神。 乡村文化景观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且见证了先民改造自然的尝试和努力,印记了乡村的兴衰荣辱和沧桑变化,从而成为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实物见证。 物质类文化景观 1.传统聚落景观:古建筑、传统民宿、乡村街道、特色村巷、牌坊、石窟、遗址、宗教场所; 2.农业生产景观:梯田、田园景观、特色农业景观、鱼塘、运河、引水渠; 3.土地利用景观:山林、水系、土地利用格局; 非物质文化景观 1.生产生活方式:饮食、服饰、耕作方式、传统手工艺、居住习惯; 2.风俗习惯:宗教与祭祀活动、语言、节庆、庙会、礼仪、丧葬、婚嫁; 3.精神信仰: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世界观、图腾、村规民约、道德观念; 4.文化娱乐:文史、音乐、戏剧、民间艺术、民间舞蹈、民间杂技、艺术作品; 5.历史记录:神话与传说、人物、事件、族谱、地方志; 03、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物质丨农耕丨民俗|手工艺 1 物 2 农 耕 文 3 4 传 04、乡村文化的发掘与保护 保护丨新建丨改造 基于乡村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可通过传承、保护型,创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三种形式完成。 传承、保护型 对象:具有典型乡土建筑遗存的古村落。 对策:以保护性修缮为根本,对原有乡村聚落环境进行整体性活态化保护。内容包括了街巷形态与格局、地貌遗迹、古文化遗址、乡土建筑等,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村庄道路、水系、基础配套设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提升乡村整体文化形象,对古村落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开发。 创新、新建型 对象:对于一些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灾害频发或基础设施过于落后的乡村地区。 对策:完善住房、交通、卫生、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实现乡村人居环境及其面貌全面提升。在村落风貌、布局设计中将乡土文化融入之中;在建筑样式、色彩、肌理等方面要有创新;在民居、乡村景观等设计方面,注重传统乡土文化传承,尊重传统生活习性。 挖掘、改造型 对象:避免美丽乡村建设中 “千村一面 ”问题的村庄。 对策:充分挖掘地域乡土文化本质与内涵,结合被改造村落现状进行合理规划改造设计,将村落规划布局、民居形态、乡土景观、产业布局等问题进行整体考虑。将乡土元素与符号结合整体村落历史风貌进行表现。
|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