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旅游网9月5日 当下,乡村旅游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旅游发展的新热点。中国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和定位应该是什么模式? 从陶翁的《归园田居》看中国乡村的旅游资源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5首,其中之一有这样的句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系列《归园田居》恰恰是对耕读生活的最真切描述。 古代农村是耕读乡村,秉承耕读传家,劳作滋养身体,读书修身养性,由此形成古代乡村特有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良性循环的模式。就旅游资源来说,中国社会的封建时代较之于欧美封闭而漫长,其最具典型的形态是农耕经济,最直接的外在表现是田园风光和乡土风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直抒胸臆的感情表露,在传统农业时代,其回归自然的期盼是热切的;在后工业革命时代,更有现实意义,其不仅是反映了现代城里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乡村情怀和乡愁情结。 这首诗足以说明,中国的乡村有我们所渴求的旅游资源,既然有所求,定然有所依。 从传统的耕读文化看中国乡村的资源价值 中国文化对于欧美国家一直是神秘的,而乡村则是中国的文化秘境和集聚点。 乡村不仅有陶渊明笔下浸润于古老土地的乡村情境和美好意蕴,更有沉淀在骨子里的、浓厚的农耕文明和精神。事实上,中国5000年的文明就是乡村主导的文明,现今尚保留下来的近300万个古村落携带着中华文明的密码,承载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仍存活的文明形态和文明历史。从历史的视角来看,离开乡村就无法解读中华文明。 中国古村的格局、建制、雕刻、牌匾等都寄寓着文化意象,它不是一堆生硬的古建筑群,而是被中国文化浸润滋养透了的文化、科技、美学、教育、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复合生命体,是千百年来人们耕读生活的栖息地,寄托着乡民居住、劳作及崇文、敬天、祭祀等宗法关系与情感。 从这个角度来看,包括乡村建筑和田园在内的人文与自然形态是乡村文化活的载体。这样说来,乡村真正的价值是中国文明、文化之根。 在偏远的黔东南,其少数民族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方式,以及他们的文化风俗,就是中华民族童年生活方式的一种保留。如:部分苗族人仍使用着我们4000年前的太阳历;姊妹节、茅人节堪称东方最古老的情人节。侗族大歌、多声部情歌、水鼓舞、东方最古老的斗牛节等,则以歌舞传承着文字没有记载下来的古代先民的传奇和历史。 在古徽州地区,徽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深切揭示了东方社会形态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古代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元素,被誉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另外,现在客家人的语言恰恰是古代中国的汉民族语言。 中国乡村携带着中华文明的基因,有文化、有历史、有家族、有独特的生活方式,离开乡村无法解读中华文明。中国乡村的价值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整个人类。乡村人文是丰厚的、活态化的遗产和财富。从工业文明角度看,这可能是一种愚昧的生活方式,但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和现代旅游角度讲,却是最原始、最原真、最原生的资源。乡村风景宜人,空气清新,适合人群居住。乡民从事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耕作,民风淳朴。乡村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有久违的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乡村生活的这种闲适性,正是当下休闲旅游市场所追求的,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已成为中国未来最稀缺的旅游资源。(中国文化报)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