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打造“九边重镇”特色旅游

时间:2017-06-15 19:57:57| 作者:adminbj| 查看: | 评论:

摘要:   旅游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旅游业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榆林以独特的地域文化、产业文化吸引着国内外目光,以黄土风情为主的 ...

1ed75674-3f85-49e7-881f-fac8e51587be.jpg

  旅游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旅游业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榆林以独特的地域文化、产业文化吸引着国内外目光,以黄土风情为主的多元化景观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旅游热点地区。

  榆林,新丝绸之路上的资源富集地区,在以能源发展的同时,榆林市委市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把发展榆林旅游业作为榆林经济再发力的又一经济增长极。

榆林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以陕北独特的黄土文化为载体,形成了以北部大漠草原风光、文化遗产,南部黄土风情、红色旅游、道教文化为主的旅游带,并且形成了影视文化、特色文化为主的旅游产业项目。

  多点结合重点开发

  着力打造本土产品

  随着榆林能源开发不断深入,塞上古城的魅力和黄土地的神奇展现在世人眼前,榆林把世界的目光深深吸引,旅游产业也由此快速发展,黄土文化、大漠明珠、影视产业、红色革命等多角度旅游逐渐形成规模,凸显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我市的旅游项目种类较多,形式多样,重点文物古迹有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群红石峡,陕西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泊红碱淖,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李自成行宫,秦始皇长子扶苏、大将蒙恬墓等。

  在全市旅游项目的建设上已经建成白云山、红碱淖、二郎山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83A级景区,省级旅游特色名镇3个;普通话导游人员480多名,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数1万多人。去年旅游产值占全市GDP3.2%,较十一五期末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4万多人次,同比增长10.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50亿元。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中,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认真参与调研和规划衔接工作,完成了《榆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初稿,启动榆林市旅游产业十三五规划和榆林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黄土风情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大力发掘旅游资源

  全面推进项目建设

  石峁遗址项目: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东,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峁类型的命名地,是陕北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晚期的人类活动遗址,也是中国已发现的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年,面积约425万平方米,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20142月,首次在城址附近发现了祭祀所用的祭台。经考古勘探确认,石峁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结构城址组成。内城墙体残长2000米,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外城墙体残长2.84千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其规模让人惊叹,结构复杂让考古界震惊,在国内发现和发掘的重大考古项目中,神木县的石峁遗址成为已知史前城遗址中最大的一个。石峁遗址已列入2015年神木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投资7300万元,已下拨4000万元用于前期的征地工作。省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专项经费中安排的1000万元规划费也已到位,《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址保护展示工程》报国家文物局已批复,概念规划方案通过了初评,召开了石峁遗址建设性规划招标会,进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机构编制配置等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白云山项目:白云山位于佳县县城南5公里,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圣地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景区按照创建5A级标准建造。白云山古代称其为双龙岭,亦叫嵯峨岭,山上因终年白云缭绕,而后又称白云山,寺庙也因山门不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这里山水相映,松柏参天,庙宇林立,是全国著名风景名胜区和道教名山。据《佳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 终南山道士李玉凤云游四方,来到白云山,观此山感觉其景秀,便居于此山,采药治病,设化教民,普济众生,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一时名扬四方,被百姓尊为玉凤真人,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主持修建道观。白云山建筑群属典型的庙观文化,它把祖国的传统文化、宗都文化、黄河文化、黄土文化、民族文化等有机地熔于一炉,其内涵深刻、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白云观建筑精巧,别具一格,古朴典雅,观内保存有叙述道、佛教经变故事和山水人物彩色壁画1590余幅,壁画内容丰富,绚丽多彩。观内保存有明代铁钟、清代铜钟等珍贵文物。1947年,毛泽东主席转战陕北到佳县两次登山赏景,并要求当时县委领导要重视保护文化遗产。

  红碱淖项目:红碱淖位于我市神木县尔林兔镇,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景区水草丰美,湖面烟波浩淼,周围环境宜人,景色壮观。红碱淖在上世纪初还是神木境内秃尾河上游一个正常河谷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宫泊海子(位于神木县瑶镇境内)向东南外流,风沙堆积沿木独兔梁(尔林兔境内)北麓向东移动,逐渐将宫泊海子一带的古河道堵塞,随着风沙不断堆积,低洼的河谷被掩埋,地面逐渐抬高到与西部梁岗北麓一致,并形成地表分水岭,此时也仅仅形成一片湿地,据神木县志记载:20世纪20年代,湖址仍为葱郁丰茂的天然牧场,一条大道贯穿南北,是蒙汉交往的重要通道。由于该地含大量的红碱和水分,地面呈铁锈色,故原称红碱湿地,大约1929年前后蓄水面积达到2000余亩,40年代由于陆续降水,加之地势低洼,形成大约3万多亩的湖面,到1954年红碱淖形成了5.4万多亩的湖面。60年代,红碱淖连年遭水灾, 1969年一下涨到10.5万亩,这是历史上最大的水域面积。红碱淖盛产多种鱼类,主要有鲤鱼、鲢鱼、草鱼、银鱼等。同时为我国30余种野生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主要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遗鸥,二类保护鸟类白天鹅、鸬鹚、野鸭、鸳鸯等,遗鸥由2004年的1000多巢快速增至6000多巢,数量近2万只,湖心红石岛成为我国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

  统万城项目:靖边统万城遗址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省十大文化旅游重点项目,于201411月份启动建设。目前立项报批工作基本完成。统万城位于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子村,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为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为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统万城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旅游价值,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96年统万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11月,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红石峡项目:红石峡位于榆林市区北郊3公里处,又名雄石峡,是一处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区。红石峡谷长约350米,峡谷东崖高约11.5米,西崖高13米,东西对峙,绝壁雄伟。波涛汹涌的榆溪河穿峡而过,奔流南下,两岸郁郁葱葱,垂柳倒影,景色宜人。

  红石峡得名说法有二:一说是因山皆红石而来,二说是明成化八年,余于誉副都御史巡抚延绥,驻榆林,凿石为渠,引水由西而下与无定河合流,定名榆溪河,渠成之时,夕阳东照,红石映日,分外耀目,于是起名红石峡

  红石峡是一条沙漠里的峡谷,两边石崖相峙,宏伟的石崖壁上布满了星罗棋布的石刻题匾和大大小小的洞窟,特别西岸壁上的书法石刻颇为著名,在古代的边关战将、文人墨客但凡来到榆林,就在雄山寺饮酒赋诗,历朝历代不断积累,崖上留下多幅宝贵的书法艺术作品,字大者约6米,小者寸许,篆、隶、楷、行、草齐全,笔力雄健、挺劲。题刻中有晚清名将左宗棠所题的对联,革命先烈杜斌丞题刻的力挽狂澜,字迹苍劲,功力不凡。红山夕照被誉为榆林八景之一。

  龙洲丹霞地貌项目:靖边县丹霞地貌区位于靖边县龙洲镇(古时为龙洲堡),距县城东南约21公里的龙州峡谷,峡谷内丹霞自然景观较多,而且较为集中,岩石为红砂石,形状像波浪,因此这里被游客及当地人称为波浪谷或红沙峁。波浪谷这种岩石是由数百万年的风吹、水冲、自然雕琢而成的奇妙景观,岩石清晰的层面和纤细的纹路叠加展示了泥沙的沉积和地壳的运动过程。

  靖边波浪谷虽然没有美国亚利桑那州波浪谷那样宏伟的气势,但是在陕北黄土高原上出现这样的海底石头景观也是个奇迹。它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时期沉积的流沙形成,日久天长,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沉积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春夏秋冬,风吹雨淋,覆盖在黄土层下面的岩石不断裸露出地面,古老的丹霞地貌映照出这片土地时光的年轮。近年来,靖边龙洲镇丹霞地貌被摄影爱好者发现后,作品发表于各大媒体、网站,奇特的丹霞景观和黄土地貌相融,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采风者到陕北的必来之地和重要摄影基地,同时吸引了大批旅游者。目前,龙洲丹霞地貌景区已经通过《龙洲丹霞地貌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并评审;景区管理服务中心42亩土地已经征用,旅游道路、保护性围网封闭、观景台、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制作完成,设立了保护区标识牌、警示牌等。

  镇北台项目: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城北4公里红山顶上。是明长城上最大的烽火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控南锁北,是古时重要关隘和军事瞭望台。镇北台呈正方形,分四层而起,总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底层高10.7米。在台的四层顶部,原建有砖木结构瞭望亭,清末时期亭坍塌。镇北台各层为砖结构,各层边缘均砌瞭望口、射击口。在镇北台东侧有同时期所建的款贡城,周长668米,占地约2公顷,是蒙汉官方敬献贡物、洽谈贸易的城池。款贡城也称易马城,是古代中原地区农产品、丝织品与北方游牧人进行马匹交换的地方,该城与镇北台相连,构成了完整的榆林长城建筑体系。台西南800米处,有明代易马城遗划,面积约6.5公顷,是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城池,也是蒙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规模最为宏大、建筑气势最为磅礴的烽火台。素有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山海关、镇北台、嘉峪关)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20016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镇北台旅游开发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经编制了《镇北台旅游项目开发规划》《镇北台文化广场设计方案》。停车场迁建扩建、游客通道改造和景区亮化、绿化等开始进行,环境公共广播系统、智能电子票务工程开始启动。

  杨家沟项目:杨家沟旅游项目是我市南部旅游线上重要景点,是开展红色旅游路线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该处景点建设上,投资维修了当年中共中央前委召开扩大会议的院落,恢复建设防空洞,硬化了毛主席转战陕北纪念馆广场和领导人旧居等8处工程。维修建设累计投资5000万元。

  杨家沟在米脂城东北方向约20公里处的黄土沟壑区,地形复杂,陕甘宁边区政府转战延安时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在1947年居住过的一个小村落。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在此居住4个多月,领导指挥了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著名的沙家店战役就发生在米脂县的沙家店村,沙家店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杨家沟是西北战场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中央机关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

  借助平台扩大宣传

  着力打造智慧旅游

  在榆林旅游项目的宣传上,近年来的力度不断加大,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全方位宣传,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建立榆林旅游宣传营销互联网+”模式。启动榆林旅游公众微信平台建设,为榆林智慧旅游建设增加了强有力载体,实现了我市旅游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三大互动平台。

  在营销上,一是组织旅游主题推介团,在西安、咸阳、安康、延安等地举办以边塞风情·黄土神韵·多娇榆林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推介会。通过整体推广、景区展示、线路推介、协议签订、民歌演唱等各种形式,全方位进行推介。今年还参加了2015年夏季航线航班推介会、第11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第19届西洽会等旅游营销会议,在会上大力推介榆林旅游项目,扩大宣传力度,以各种会议为招商引资平台,签订旅游招商项目7个,总投资14.4亿元,引资额9.6亿元。

  二是借助电视剧和影视拍摄的契机推广榆林景点,利用地域文化、人文历史、本土艺术吸引剧组,特别是利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积极打造剧中原西县拍摄地。神木县高家堡古镇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拍摄地,电视剧播出后成为热门旅游景区。

  三是加强宣传品的制作,利用剪纸书签、旅游书法文房五宝、旅游优盘等促销礼品扩大宣传,编印了《榆林旅游摄影大赛作品集》《边塞风情 黄土神韵 旅游书法篆刻作品集》。加强区域旅游协作。

  四是利用平台扩大合作,在旅游项目和产品的推广上,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加强和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在呼包银榆经济区第二届市长联席会暨经济区首届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上,榆林市政府与银川市政府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今年,与西安市旅游局、咸阳市旅游局签订了旅游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国内外大项目合作

  推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榆林市外事旅游工作紧紧围绕全市一中心、两基地建设战略目标,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和推广力度,使全市在经济、文化、环保、教育等领域的对外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宽,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积极助推榆林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今年上半年,我市调整了对外开放领导小组成员,专题研究我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方案,积极为我市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搭建平台。

  旅游业是绿色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旅游产业具有三大动力四大效应:直接消费动力、产业发展动力和城镇化动力,在此过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为这一地区带来价值提升效应、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幸福指数提升效应。同时,还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我市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培育榆林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就业,优化发展软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全面强化对旅游业的主导和保障。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旅游地目标,全力实“12544”工程,突出边塞风情·黄土神韵·多娇榆林区域特色旅游。实施项目带动和品牌推广战略,建设以九边重镇老榆林历史文化、红碱淖大漠风情、统万城匈奴文化、白云山道教文化、绥德黄土文化风情园为核心的陕北风情五大旅游区。着力打造东线黄河风情游、南线黄土风情游、西线边塞风光游和北线大漠草原游4条区内精品旅游线路。联手西安、鄂尔多斯、延安、吕梁、银川等市,打通区域障碍,强化区域合作,计划用35年时间把现有的旅游资源转化为一定规模的高附加值产品,建成464A级旅游景区,125A级景区,消除无A级景区县。重点打造白云山、红碱淖、高家堡、统万城、红石峡、镇北台景区,培育红色旅游转战陕北经典线,全面推动榆林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游客集散地,大力发掘旅游资源,把榆林建设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旅游热点地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