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域旅游既是一篇“新文章”,又是一项“大工程”,需要统筹设计、稳步推进,用好“加减乘除” 推进中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推进全域旅游既是一篇“新文章”,又是一项“大工程”,需要统筹设计、稳步推进,用好“加减乘除”。 一是重做加法。全域旅游是个新生概念和新鲜事物,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尤其对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行业人才等对旅游业发展带方向性、根本性、决定性问题,首当其冲应该做加法。 全域旅游的本质特征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推进全域旅游,要敢于打破单一景区景点、过度依赖门票经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市场监管多头管理等传统思维定式,切实树立起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的新理念。尤其应推进景城一体加快融合,在城市新区开发、老城改造、风貌塑造中充分融入旅游元素,加快变“旅游城市”为“城市旅游”。同时也应避免陷入一些认识误区,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建景点景区、到处建宾馆酒店、到处进行旅游开发,而是更加关注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更加关注区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推进全域旅游,从需求侧到供给侧都面临许多新机会。从需求侧来看,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信息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旅游景区,而是扩大到全过程旅游信息和全区域旅游要素,必将催生一批全国性和地域性旅游信息与服务平台、一批专业化、细分化旅游信息与服务平台。从供给侧来看,当旅游供给结构性改革遇到全域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全地域、全要素的产品与服务拥有广阔的提升空间,能够打造常规旅游供给的“升级版”,创造旅游需求的新业态。 二是愿做减法。为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满足广大旅客对全域旅游的新期待,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应当做好放权、松绑、减负、革弊的综合减法。 简政放权是深化旅游改革、推进全域旅游的“先手棋”。从工作实践看,目前的放权很多都是政府和旅游部门的自减,这就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放掉的权力是不是某一个区域、下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所需要的。深化推进旅游改革作为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关键要打通“两个一公里”。“最先一公里”主要是解决好部门之间、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相互掣肘,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你放我不放、上放下不放,旧政策已破新政策未立,缺乏系统性和配套措施问题;“最后一公里”主要是解决好政策措施落实上存在的“中梗阻”、“肠梗阻”,直接影响工作和办事效率问题。 发展全域旅游,目的是破除景点景区外的体制壁垒,拆掉景点景区间的“围墙”,实现多规合一、内外一体。因此,部门利益禁锢破除得越彻底,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的越好,市场主体特别是旅游企业培育壮大得越强,对推进全域工作越有利。对那些投资规模大、带动功能强、综合效应好的旅游大项目,各级各地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简化审批手续,优先推动落实。对旅行社、饭店等旅游企业特别是旅游中小微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应在税收、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减负。推进全域旅游,必须进一步创新旅游综合执法模式,构建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消除现有执法手段分割、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的弊端。 三是善做乘法。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更要研究旅游的放大效应,注重用好乘法的乘数效益和倍增效能。重点应在发挥改革创新的“动力源”作用、信息技术的“倍增器”作用和制度机制的“催化剂”作用上下工夫。 改革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红利,也是关键动力。全域旅游是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旅游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应把改革思维、改革措施贯穿到推进全域旅游各项工作之中,做到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并举,体制突破和政策保障共推,率先推进全域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导游管理体制改革、景区体制改革和旅游数据统计改革。进一步发挥好财政资金乘数效应和财税杠杆调节作用,落实好国家宏观政策的一系列微调、微刺激,引导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到促进全域旅游良性发展的轨道上。尤其应围绕解决困扰全域旅游发展的资金、土地、金融等瓶颈问题,积极创新支撑政策举措;探索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新举措,重点发展旅游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推进旅游项目产权与经营权交易平台建设。 在“大旅游”背景下,需要重构和优化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符合国情、接轨国际、科学规范的旅游经济核算系统,以便能够更好地服务政府宏观决策。要改革创新旅游综合执法机制,鼓励推进旅游综合执法队伍等改革创新,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综合执法保障。推进全域旅游,需要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督办制度、安全预警机制、旅游保险保障体系等制度机制,让游客游得开心、舒心和放心。 四是力做除法。做好除法,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效益。推进全域旅游,尽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但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理应成为行动共识。各级各地政府、企业和市场,应当从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出发,注重发挥独有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努力提高发展全域旅游的综合效益。 各地在发挥旅游经济的引擎效应,追求高品位上,应当围绕适应需求侧多元化、升级型的市场消费特征,重点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主题旅游产品,着力提升各项旅游消费活动的文化附加值,努力做到旅游产品向高品质转型、旅游商品向高附加值提升、旅游品牌活动向高端化发展。 在发挥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培育新业态上,要积极发挥“旅游+”功能,推进旅游业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开发面向本地和外来游客双重需求的产品业态,实现旅游产业链条全域化。加快发展旅游投资与管理、旅游咨询策划与规划设计服务、旅游传媒与电子商务等具有时尚元素的现代旅游新业态,培育具有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体系。 在发挥放大优势的聚集效应、打造功能区上,应突出旅游资源地域完整性和特色差异性,加强旅游功能区规划落实,实现旅游功能区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发展。 (作者:王红彦 单位: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