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鹤塘:四村一体,打造乡村旅游发展新形式

时间:2021-10-10 15:59:15| 作者:adminbj| 查看: | 评论:

摘要: 鹤塘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资源富饶,尤其是“下三口”田地、樟厅、前墘、佳垅四个村,青山绿水、地肥林茂,犹如人间仙境。鹤塘镇政府坚决实施乡村振兴 ...

鹤塘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资源富饶,尤其是“下三口”田地、樟厅、前墘、佳垅四个村,青山绿水、地肥林茂,犹如人间仙境。鹤塘镇政府坚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乡村旅游业为引爆,着力打造“下三口”四村一体的乡村旅游新发展形式。如今,四个村的旅游业发展已经初具雏形。

NO.1

● 情系佳垅●

佳垅村地处古田县鹤塘镇南部,是鹤塘镇最偏远的行政村,位于古田、闽侯、罗源三县交界处。俗话说:“在佳垅,鸡鸣一声,三县皆闻。”然而,在这样一个偏远小山村中孕育而生的大圣文化却名扬各地。每年正月从外地慕名而来到齐天大圣宝殿朝拜的虔诚信众不计其数,可谓香火鼎盛。

黄谷上 摄

黄谷上 摄

这大圣宝殿历史悠久,前后经历过两次翻修改建。最早只是一座土坯小庙,庙旁长有一棵百年老树。几十年前在一次台风天气下,老树被拦腰刮折,压垮了小庙,破损严重,后在村民集资募捐下进行了修复,自此,大圣宝殿由土坯结构改为砖石结构。1999年,佳垅村乡贤林忠豪父子先后捐助1700多万元,对宝殿重新规划、重修和完善,直至2016年才全面竣工。

2017年,佳垅村齐天大圣宝殿被列入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联系点,已经成为了一个集宗教、旅游于一体的旅游观光新景点。

黄谷上 摄

佳垅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外墙以灰白色的青砖石砌成,内部的布局设计复古典雅,墙面上挂了很多国画和书法作品。一楼大厅被作为礼堂使用,每年村里都会邀请专业的闽剧团来这里唱几场戏,偶尔也会有一些文艺演出等,为村民的生活解乏增趣。二楼的设施更是丰富,会客厅、会议室、茶室等配备齐全。要是能在这里约上三两友人,点几根檀香、泡几杯上等龙井,下下象棋、练练书法、唠唠家常,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如何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直是鹤塘镇党委、政府不断思考并持续发力的工作重点。为打造新型特色立体农业,增加乡村旅游的互动性,佳垅村在传统油茶产业的基础上,开辟了一片樱花油茶观赏园。樱花盛开时,粉白色的樱花连绵成片,林立于碧绿的油茶树两旁,就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件碎花裙子,诗意浪漫。当樱花飘零之时,整个世界都会坠入香气与华美的花瓣之中,在铺满樱花的山坡上漫步实在是无比惬意。有了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就有内生动力,发展的蓝图才能一绘到底。

如果说现在的佳垅村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未来它一定是一颗高颜值的珍珠。你可以沿着村中的木栈道欣赏公园满池的荷花,也可以到钓鱼台边看看鱼,赏花亭里听听雨,或者在廊桥道上散散步…… 想着想着,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生活画卷展现在我眼前,真羡慕那时的佳垅村民,他们过上了“家在林中,人在画中”的幸福生活。

NO.2

● 醉游前墘●

前墘全景 郑庆华 摄

与佳垅村热火朝天搞建设不同,前墘村的很多旅游景点在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时就已经初步开发完成。如果说,佳垅村主打的是大圣文化和油茶产业的话,那前墘村就是以古民居为一大特色。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曾说:“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在前墘村,我们随处可见的便是文化在世代之间传承的迹象,连通世代之间的桥梁便是曾氏祖厝、景星堂(祠堂)、七星池、知青馆、青风桥以及众多保留完整的古民居。

曾氏祖厝 张良久 摄

前墘村是典型的一村一姓,这里是古田县境内曾氏的发源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繁衍曾氏人口四十五代,枝繁叶茂、人口众多。村尾处的一块空地上,七口石砌的方池以北斗七星的布局依次巧妙排列。水池里汩汩清泉澄澈清莹,色彩缤纷的观赏鱼披着美丽的鳞片在池中交织穿梭,矫健地上下翻腾,变化出千姿百态。迎着阳光,片片鱼鳞忽闪忽闪,像极了洒在水面的点点繁星。“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滨”。漫步穿过这七星池,抬眼便能望见两座被翠绿青山所环抱的古建筑——曾氏祖厝与景星堂,宏伟壮观、气势磅礴,好似两位沉默寡言、不卑不亢的武士在默默守护着整个村庄的安宁与和谐。祖厝建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祠堂次年建。照理说,祖厝在上、祠堂在下是较为通用的布局安排,但是曾氏祖厝和景星堂却恰恰相反:祖厝在下、祠堂在上。这在五行的说法里属于阴阳颠倒的情形,不利于乡村的繁衍与发展,故聪明的古人便通过修建七星池来填补这一缺陷。

进入大堂,第一眼便能望见大厅正中神龛上挂着的曾子画像,两旁联句:“一部孝经贻世业,八家文蕴绍宗风”,横批“三省堂”。整座大厅,厝柱林立,每根柱子上都写有黑色鎏金楹联,处处彰显着丰厚浓重的文化底蕴,细细叙说着曾氏绵延的历史传统。这座祖厝最大的特点在于整座大厝共有42根柱子,正厅的柱珠系木柱珠14人,其余无柱珠,这在整个建筑史上都实属罕见。据祖上传说,一是为说明一个村庄只有一个姓氏,二是希望曾氏子孙后代能够团结一致、更具凝聚力。早前,整个厅堂系三重屏风,正厅的柱子全都挂有卷联,并挂有“进士”和“文魁”等多块匾额,但这些在破四旧是都被毁坏,只留下主体建筑,直到2015年在全族人的共同集资下才得以重新修整补齐。

景星堂位于祖厝的正后方,可从祖厝后院的两侧拾级而上,祠堂门前共有台阶56个,内部分为上下两厅。站在祠堂门前便可鸟瞰村落全貌,由近及远,祖厝屋顶、七星池、青风桥、百年红豆杉、袅袅升起的炊烟以及群峦叠翠的远方,重重叠叠、变幻万千。

祖厝的左侧有一条登山健步道,步道旁有一棵古樟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一株罕见的薜荔果蜿蜒攀附在古樟树上,藤曼上硕果累累,这种果实药用价值很高,具有补肾固精、活血、催乳等功效。再往上几步,便可看见一个古老的瓦窑。窑洞顶上开有一个大口,人在洞内仰望天空,犹如茫茫苍穹之中一抹希望之光,令人心生向往。山顶处是思源阁,顾名思义取饮水思源之意,造型清丽俊秀,色彩古朴华丽,是一座传统的中国式建筑。登上楼阁,举目四望,山峦重重叠叠、连绵起伏,与天空中的云朵遥相呼应。

下山的路是一条梯级石砌古道,两侧林木高大、遮天蔽日,恰到好处的造设出一路清幽,缓解了早前登山的炎热与疲惫。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犹如织女那银得发亮的秀发铺在崎岖的山路上,静静地流淌着。清脆美妙的流水声配上一阵阵婉转如银铃般的鸟啼声,为神秘的山区添上一笔艺术的色彩。一排木质结构的吊楼临道、临溪而建,这里是古代茶盐古道边上的客栈,现在依然有少许人家居住。古道、小桥、流水、人家,浑然天成,像是从画中走出来的别致景象。

在这个小村落里,鳞次栉比的古民居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踏着斑驳的青石板路,穿过幽深的小巷,推开厚重的木门,走进一幢幽静的古民居。屋子的墙体全部用木板而建,颜色经过历史的洗涤已经成暗黄了。经过门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天井”。抬头望去,湛蓝的天空仿佛触手可及,温暖的阳光穿过“天井”洒下一抹明亮的色彩。如若遇到下雨天气,雨滴会顺着四周的屋顶注入“天井”,晶莹剔透如珠帘一般,这便是俗称的“四水归明堂”,也体现出古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天井”下种了不少绿植,包括绿萝、梅花、太阳花等。房子分上下两层,底层为主房间及厨房等,过去二楼是阁楼和卧室,现在已被主人整改成茶室、书房以及小型家庭“KTV”。

进入厅堂,正中间摆放着一张古老的八仙桌,桌子四周一圈镂空的花纹让其瞬间灵动起来。厅堂正上方悬挂的吊灯也十分精美,是非常典型的民国风,暖黄色的灯光使得整个大厅都温馨了不少。站在院子里,望向二楼,只见二楼绕天井的是一圈雕花的木格窗,雕工精美,窗棂上一尘不染。上得二楼,房屋的布局简单明了。先是一间小而美的茶室里整齐摆放着古色古香的茶具,清新淡雅的茶香味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茶室的外墙被改造成全透明的落地窗,村里的美景一览无遗。茶室的一侧是一间书房,笔墨纸砚皆具备。另一侧被改为一间小小的家庭“KTV”,整体装饰用七彩玻璃镶嵌,颇具异域风情。

据村书记的介绍,这幢古民居只是前墘村众多古民居中的一个缩影。前墘人非常注重对古民居的保护和修缮,不太时兴修建新型的农村住宅,多是保留祖上留下的老屋,再根据现今的生活需求进行适当修缮。因时间有限,很遗憾没能一一参观这里的古民居群以及青风桥、水晶屋、知青馆等景点。但在这短短的三小时里,我已经能真切地感受到曾氏先祖的聪明与睿智以及曾氏后代热爱家乡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文脉传承。

NO.3

● 民俗樟厅●

古田县鹤塘镇樟厅村

樟厅村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畲族文化、戴秉能烈士故居、古戏台、思源桥、樟厅祖厝、孝老食堂、在建中的湿地公园等都是别具特色,非常值得参观游览的。在这里,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樟厅的干净整洁的环境、优美静谧的风光以及优良淳朴的民风。

樟厅是“下三口”四个村落中唯一一个有畲族人聚居的村庄,千百年来,畲汉两族人民交流密切、相处友好,共同构建起十分深厚的情谊。当然,这里的畲族人民也没忘本,在世世代代的传承间将本民族的特色语言和文字都较好的保留下来了。畲语、畲族文字、畲族服饰、传统节日等都是畲族文化的基础要素和显名标志,是畲族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家园,更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

戴秉能烈士曾经是中共古田县委的地下党员,在县保安队内部从事兵运工作,在一次反“清剿”游击战争中,因奸细告密不幸被敌方抓捕伤害,壮烈牺牲,安葬于樟厅村洋尾。他的故居经修缮更新,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瞻仰学习。与戴秉能烈士故居连成一线的还有樟厅祖厝、樟厅古民居,这些都是樟厅这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珍贵宝藏,是樟厅村历史的真实写照。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前辈们用汗水与鲜血换来的,而如今这些人的故事却正在被慢慢遗忘。就如同前墘村的知情俱乐部一样,名人故居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多走走多看看的,时间虽然不可能倒退,但是身临其境亦能最大限度地直观感受名人故事中的爱国情怀、感受历史发展中的牺牲与贡献,铭记历史、方知感恩。

樟厅村的思源桥,出自庾信《徽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表达的是做人不能忘本,尤其是对生养自己的母亲要永怀感恩之心,这与佳垅村计划建设的母爱公园所要传达的教育理念如出一辙。古戏台,建于同治二年,历史悠久,结果完好,是附近村落中保留最为完善的一座,在古戏台前,我突然想起了《红楼梦》中也时常有描写搭台唱戏的场景,仿佛能看到“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坐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

参观完樟厅村的民俗景观的“饕餮盛宴”,接下来便是自然风光了。樟厅村入口处,有一大片荷花池。走进荷花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像一片辽阔的绿色海洋。有的荷叶才只冒出一点嫩尖,灵动可爱;有的已经、生机勃勃。长成巴掌般大,在微风下随风摇曳;有的已长成大“玉盘”,高高挺立。池塘里,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像一位位穿着粉红色衣裳的少女,头戴黄色莲蓬,静静伫立。一阵微风吹来,这群少女翩翩起舞,身姿优雅。可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NO.4

● 耕读田地●

田地村,村如其名,这里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里,有许多集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事体验园。挑一个周末,带上三两好友或家中孩子,来到这个绿水青山的好地方,参与种植、采摘瓜果、垂钓抓捕、吃喝玩乐。既能找回孩童时期的珍贵回忆,又能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既能远离喧嚣、卸去疲惫,又能亲近自然、乐享农耕;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向往的生活”吗?何乐而不为之呢?

当然,如果你不想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追求的是激流勇进、跨江越险的刺激,那这里也有很多可供选择的游玩项目。

田地村有一个著名的地标建筑——田地桥,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1935年重修,东西走向,贯木拱廊屋桥。这座桥是全国古廊桥中保存最完好、造型最壮观、单跨距最大、桥址最险峻、离水差最高的古桥。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为该桥题名“公心桥”,2004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地桥所在的油溪段,水面阔大、水流平稳,是泛舟游船的最佳地点。游船穿过田地桥,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国宝级古桥,还能够享受两岸美丽的自然风光,岂不乐哉。田地桥往下的一段流域,水流较急且深,处于高山河谷之中,特别适合年轻人竹筏漂流,既惊险刺激又安全可靠。油溪一路向下,将田地、樟厅、前墘、佳垅四村连成一线,不愿意走陆路的人,也可以选择水路出游。

如果说“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才是美丽乡村的应有之义,那我认为鹤塘“下三口”的四个村庄名副其实、当之无愧。四村一体分别展示了大圣文化、宗祠文化、孝道文化、农耕文化则是“四宝”之魂。在这里,可以欣赏“小桥流水人家”的悠然景致,可以享受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可以触摸世代传承的历史底蕴,可以亲近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既有视觉上的“饕餮盛宴”,又有心灵上的冲击洗涤。

这小小的一隅,正在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蓬勃发展。在不久的未来,待各项规划全面落实之后,“四村一体、醉美鹤塘”定会是一片大好光景,期待并祝愿着。

供稿:鹤塘镇

原标题:《古田鹤塘:四村一体,打造乡村旅游发展新形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最新资讯
  • 小编推荐
  • 热点排行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