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别为“颜值”付出太多

时间:2017-04-29 09:55:13| 作者:adminbj| 查看: | 评论:

摘要: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给新村落刷下外墙,以新改旧,也就罢了,因为那是政治,是形象,甚至是政绩,反正农民好哄,向往城里生活,不管产业有否,先让你形式上过过瘾。但对于传 ...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给新村落刷下外墙,以新改旧,也就罢了,因为那是政治,是形象,甚至是政绩,反正农民好哄,向往城里生活,不管产业有否,先让你形式上过过瘾。但对于传统村落,再来穿衣戴帽,搞美容工程,显然是傻帽了,而这样做的出发点就是因为有不正确、不正常的理念和思路:或是城市标准,搞公园化、园林化;或是工业标准,而非后工业时代,城里人率先崇尚的生态理念;或是主观标准,一把手工程,想到哪做哪,有钱任性,有权任性;或示范标准,不作调研考察,不因地制宜,简单化处理,按一种模式办。结果传统村落及其所附着的乡土文明被糟蹋殆尽,成为千城一面后的千村一面。      

 

村落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系统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应达成文化共同体保护修复重建、生产生活方式传承、物质载体保护三方面的任务。在人力财力智力都严重不足的现实条件下,应分清缓急、突出重点、精准投入。应优先进行传统文化的发掘记录和解读、弘扬,文化共同体的保护、修复和重建;重点抢救濒危遗存、提升防灾能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不能仅仅为了提升村落的“颜值”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不科学地、大干快上地“整治改造”;避免浪费十分有限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不能耽误文化遗产的抢救、不能因此而损害村落的核心价值。

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应达成三个任务

        传统村落是一个复杂精妙的系统,从保护发展工作的角度来说,这个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作为根基的传统生产、作为成果的传统文化、作为载体的传统环境,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感到和悟到的美好。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与这个基本结构相应,也应该达成三个任务。其一已为大众所熟知,即保护村落的自然山水环境、整体风貌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有形的物质环境;其二是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保护和传承,目前已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来说仍然着力不多,尤其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保护基本没有纳入视野;其三的任务则需要更长远的努力,即文化共同体的修复或重建、新中华文化、新村民的养成等。

        在理想状态下,三个任务并没有先后秩序,应该同时并行,几手抓几手硬,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但是实际情况是,一则传统生产方式基本上被判定为落后低效必须淘汰,所以除了一些非常重要农业遗产外,基本不会被纳入保护的视野;二则文化共同体的保护修复重建,其关键意义在思想上仍然普遍被忽略,而且难以入手开展,因此除了一些探索者以外,基本上也无人问津;三则物质载体比较具象,看得见摸得着,工作抓手也多,水路电气房而已嘛。所以,目前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就大面而言,就是对山水环境古树名木民居祠堂这些的保护,以及供水防灾医疗教学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的改善上面,这也是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的。 

日渐消亡的文化共同体

        但是就总体、长远的利益而言,由于文化水土流失是越来越快,因此最该急、最优先的反而文化的抢救和修补。今天中国的崛起必须是文化崛起,而城市文化是无可救药了。窃以为当代中国的城市文化,就是一种集东西方劣质基因而成的大杂烩,既无西方之契约精神,又无东方之人情伦理;既不能成为公民社会,而维持了中华文化延泽数千年的天地人神四性,在城市里基本上又荡然无存(城里有什么天?雾霾天。城里有什么地?水泥地。城里有什么人?必须防范的陌生人。城里有什么神?iPhone和微信)。要实现文化崛起,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系上,返本开新,发展出新的文化成果。而残存至今的中华文化基因,主要就保留在传统村落里。

        可是这些基因正面临日益紧迫的威胁,因此文化的发掘、记录、保护、培育就成为当下最该着急的任务。这不但是为长远计,也是为眼下虑。孔子说为政的顺序是“庶之、富之、教之”,但因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在实质上是一个逆向的文化遗产保护过程,因此“教之”反而应该优先,而且许多村镇之所以感到工作很难做,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传统的文化共同体已经不存在了,一群只被经济利益勉强捆绑在一起的人,干什么你都只能和他谈钱(但是我们都知道,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大问题)。只有“教之”,才能“富之”,想办法让村落的产业发展起来,经济搞上来,基础设施提升起来,公共服务完备起来,而这些工作要在没有“教”的人群中开展,困难可想而知,有些村子连开个村民大会都要发钱人才肯来。实现了“教”、“富”之后,“庶”就是水到渠成的了,还用得着费心吗?

        然而,现在一些村落,对文化的抢救发掘培育基本上不闻不问,工作重点仍然局限在物质环境方面;而糟糕的是,对物质环境的工作,又大量聚焦在设法让其“美化”方面,为此往往投入最多的资源;糟糕的是,美化的方法就是热衷于“整容”,而不是保护和修补。如果整容得当,把物质环境变漂亮了也是很大的进步,但可惜的是,出于种种原因,有些地方的“整容”往往毛病百出,浪费严重,而且这种浪费还起到了破坏传统村落价值和风貌的后果。 

 有钱“整容”,无钱教育

二、不科学的整容术,正造成浪费和破坏

        就人的身体健康而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常人都是知道的了,没事谁也不会跑到医院里核磁共振;除了钱多无聊的土豪,谁也不会狂补野参鹿鞭。可奇怪的是整容术却热火朝天,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今天拉个皮,明天锉下骨,后天植点金丝……当然啦,消费社会里什么手艺呀素质呀啥的分文不值,要想混好日子脸蛋儿和事业线是本钱中的本钱,人家爱咋整咋整,天王老子也管不着。可是眼下传统村落也掀起了一股整容风,本来就有限的资金却着急忙慌地投入到无限的美化需求中去,造成巨大的浪费倒在其次,更要命的是耽误了治病的时机、损害了核心的价值、破坏了天生的丽质。

 

整容的标准有问题

        人为什么要去整容?基本上是因为瞧不起爹妈给的这付皮囊,又不肯“长得丑就要多读书”。这里面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确实长得雷倒路人,危及公共安全,不整不行;一种是其实长得自有韵味有特点,但总觉得只有冰冰那样的才敢出街,也要整、着急整。传统村落的情况则两者兼而有之。村子一切都好?不见得,连拖拉机也开不过去的土路能不整?该整的必须整;但是现在的情况则是出自极度自卑的心态,不该整的也要整,过度地整,而且急吼吼地抛弃自己天生的丽质,按照莫名其妙的“美丽”标准去整,最后倒都是“美丽”了,可是如果全天下的女孩都整得像冰冰,还叫不叫人活了?这些莫名其妙的标准,不完全归纳如下:

        一是来自城市的标准。这个大家的警惕性都比较高了,不必赘述;想啰嗦几句的就是,专家们时常说,要避免以城市的形态去建设乡村。但有些意见认为,这个要求本身就是主观的、单向的,即要求乡村成为乡村,为城里人提供差异化的审美需求、生活情趣等等,而忽略了村里人也有差异化的审美和生活需求,向往大草坪宽马路霓虹灯也是人之常情。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所谓“相由心生”,传统村落的容颜是由千百年来人们对土地的态度、对生命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等等内在的因素逐步养成的,而这些态度和智慧对我们的生态可持续、文化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等具有长远的价值,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这短短百余年的落后而导致的自卑,以及一时对城市生活的艳羡就捉急去否定、改造它们。更何况,传统村落是特殊的、稀缺的,其核心价值不仅仅在于让村民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普通村子里把美丽乡村建设得比城市别墅区还要豪奢,似乎也无可厚非;但在传统村落里就不能这样,因为尽可能地维持她的本原,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按照城市的口味“整治”出来的传统村落环境

        二是工业时代的标准。在我这样土得掉渣的人看来,人类的工业化不但没有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反而制造了无穷的麻烦。工业时代的审美标准核心就是效率至上、技术至上,改变了全球城市面貌的现代主义建筑就是这种标准的直接产物。可是,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这种一统天下的风格已经让人忍无可忍,查尔斯·詹克斯甚至兴高采烈地宣称“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死亡”。然而令人痛惜的是,曾经有过那么高妙的艺术传统和审美水平的中国人,现在却胆战心惊地匍匐在过时的西方观念脚下,半点也不敢背离。有些人从西方上个世纪的仓库里随便淘换了些破旧出来,居然就能在当代中国成为“大师”,佩服。可怜的是,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竟然也受到了西方工业时代审美标准的浸染。什么都要标准化,屋顶形制、檐口高度、墙体材料、门窗样式、牌匾大小……都要一致;什么都要高效率,丁字路要打通、河道要取直、机动车要通达家家户户……;什么都要整齐统一,行道树要像电线杆、石板路必须平整、菜地要拿栏杆围得规规矩矩、房前屋后不准堆放柴禾、严禁鸡犬在村里自由走动……传统村落千百年沧桑下来的景观多样性、丰富性、随意性、趣味性……就这样被渐渐地整没了,很好,美死了。 

 按照工业产品的标准“整治”出的传统村落环境

         三是畸形的标准。今天美丽乡村建设成为重要和急迫的任务,但对“美丽”这事儿,应该说整个社会的美学素养还不是很理想。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美学传统,糟粕,扔掉了。新的美学呢?有段时间饭都吃不饱,谁有闲心考虑美不美的事——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情况下注意美观,这样的方针指导了多少年的建设活动。但是现在,一夜之间我们的钱包就鼓得像弹出的安全气囊一样,巨量财力和苍白的审美素养相结合,嘿嘿,土豪的审美标准就此横空出世。大的肯定比小的美,高的肯定比矮的好,昂贵的肯定比便宜的棒……村口的牌坊嘛,整五开间、30米!别心疼钱,全上大理石!原来那座明代祠堂太素啦连个雕花也没有,去东阳请个大师来,眼睛看得到的地方都给我雕上!现在人人都爱白富美,全村刷白,一白遮百丑么!石桥上爬满了苔藓青藤,显得老旧丑陋破坏我村形象,借钱也要给整干净!封建等级制度尊卑秩序早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于是连个公厕也敢庑殿顶铺黄色琉璃瓦……不可思议,这些耗资巨大的“美丽”,其目的和结果究竟是什么呢? 

 “高大雄伟”的背后,就是墙倒屋倾的古民居

        四是主观的标准。激情燃烧的设计师们,带着拯救乡村的使命感,把毕生的功力(包括在幼儿园学到的绘画技法)都凝聚到中指尖,在传统村落里纵横指点,力求整出他们心目中的“美丽”来。水泥护坡?拆拆拆,弄成鹅卵石的才有乡村气息,你的明白?青砖墙?No,No,No,刷上黄胶泥伪装成夯土墙,it’s a must!三层楼?气煞本大师也,破坏了天际线之美,急急如律令,降层!那些夯土墙太寒碜啦!弄几个陶罐子戳在上面,很有安格尔的旨趣吧。啥?安格尔你都不知道……不和你玩了。田里只长水稻多无聊?弄点生锈的铁皮整个耕牛的雕塑吧!哎呀可了不得,这是蒸汽朋克呀你要不懂欣赏只能说明你是个土包子……然后大师幽幽怨怨地叹了口气,对俺说:靠,运气不好,遇到的干部怎么那样的傻缺,说爷的设计不接地气……好吧。 

 “设计感”爆棚的“整治杰作”,放在设计圈里会引发多少赞叹!

        五是“示范”的标准。一旦整出了几个示范村,领导一表扬,媒体上一报道,大家就蜂拥而去“取经”,嗯,石板路这样铺,大大的有意思!Look,这个文化礼堂so cute!啊,用竹竿做路灯的创意真真是极好的!喔,原来厕所还可以盖成酱紫,棒棒哒!用石磨盘放在水池子里当汀步太有趣啦,多少好!咱们的田野太土啦!得整点有“艺术品味”的东西,俺觉得邻村那些乡村风情铜雕就挺好……都学到了,回去就整上了……大家也就“美“得一样了。有时候一个区域的村子走下来,越走越乏味,就像顿顿都在吃麦当劳……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怎么受得了。 

乡村风情居然到了要靠“艺术”来展现的地步,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整容的项目不必要

        除了那些在街上逛一圈就能吓死一群人的天生魔兽,整容本来就是不必要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的美丑岂在外表,没事去挨刀干嘛。可是,各方势力共同推动了整容产业的发展,绑架扭曲了整个社会风气,搞得本来好好的人儿,好不容易借了点钱,不去蓝翔技校学点本事,上报社会下养父母,却非要拿去让假医生给整得人不人鬼不鬼,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为了“谁”的脸面,还要再花多少钱?还要再毁多少真?

         不幸的是,传统村落也有点这架势了。文化远没研究透,价值还没搞明白,房子在不断的塌,村民在不断地走,垃圾也没清干净,巷子里还污水横流,娃娃们还要走十几里路上学的时候,游客中心建立起来了,高大雄伟,思聪兄见了也只得献上膝盖;村口那牌坊,嚯,十三陵也比不上,夜里射灯一照,亮瞎多少狗眼;前年刚铺好的水泥路又要敲掉,因为大家都晓得啦,还是石板路才符合传统风貌要求;五线下地不惜重金,哐哐哐地砸钱到处开挖,因为“电线影响历史氛围”;支书主任为了改造王二家的瓷砖房磨破了门槛费劲了口舌,因为整个村要“恢复清代的原貌”……传统村落里头,为了整个容,渐渐形成了“颜值提升十四式”(不完全归纳),比如无原则的四大化:亮化、绿化、硬化、白化;六大俗:灯笼、彩旗、水车、牌坊、廊桥、马头墙;四大怪:汉白玉栏杆、琉璃瓦屋顶、抛光石板路、八卦形广场……大家都在哭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当然是严重不足!可是浪费的、不必要的支出有没有?资金都用到刀刃上了吗……好吧,我知道,制度很严格,用买酱油的钱买了一瓶醋,那会出大问题;然而用买酱油的钱买十瓶酱油倒进马桶里冲走,却符合各种规定,谁也无话可说。

        只是,多少百姓的血汗钱呐,可惜了。多少濒危的房屋,倒塌了。多少宝贵的记忆,湮没了…… 

 仿“皇家园林”的石栏杆,或者西洋式的木栅栏,是传统村落整容的大爱之一。

 整容的过程太急切

        要说呢,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就该像“在故宫修文物”一样,得遵循文物修复的规律,半点也急躁不得,搞清工序,弄明难点,慢慢来。可惜的是,在故宫里修文物可以“一万年不久,别争朝夕”;在传统村落里呢?谁能容你慢腾腾?各种检查、考核、评比层层加码;各个部门的各种项目都要限期实施见效;领导为官一任没剩几天了,得赶紧造福一方;村民们日思夜盼能够“大变样”;信心满满要刷爆朋友圈的民宿投资客夜以继日地施工;伟大的建筑师催着作品完工赶快去威尼斯什么的领奖……谁能慢得下来?

        几乎所有的人都被看不见的鞭子抽着,慢工出细活,大干快上能出什么活儿呢?大冬天的北方却在浇筑混凝土,问能行吗?不行也得行啊,马上要验收了,明年开春敲掉再重修呗;污水治理胡乱整点管子随便埋下去,问能行吗?不行也得行啊,马上要验收了,出了问题搞掉再重修呗;地坑院顶上也要硬化,问能行吗?不行也得行啊,马上要验收了,等他们验收了再搞掉呗……倾力“打造”的旅游主线上门脸倒是光鲜起来了,可转过一条巷子就是满眼的凋敝苍夷;拓宽道路建个游客中心就花了上千万,防洪堤却没时间去管,结果一朝风雨整个村子就成了泽国;连续晴个几天水井就干枯,又要用消防车拉水来给村民,电视台使劲地拍摄各种热泪盈眶;老人纷纷离世,多少历史和手艺就这样淹没却无人理睬……该急的不急,不该急的急死。有次遇到个家乡来的支书,哭诉村里绿化工程还差300多万,看能不能想个办法。而我知道,村里的代课老师有几个月没拿到工资了……吃完火锅后,我俩相顾无言,执手竟凝噎,他哭他的,我哭我的。只是,他还是不明白我为什么哭。 


 宏伟壮丽的廊桥,限期完成。


整容的方法很粗暴

        尽管大家都知道村落的核心价值是其文化,可是文化多少钱一斤?工作抓手在哪里?多长时间能见效?考核指标怎么定……没法儿抓。因此使劲去捯饬村落的那张脸,就成为一种比较务实的狂热,有些地方甚至狠抓落实,限期必须“大变样”。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因为这年头,颜值成为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村落岂能独善其身?村落发展主要是靠旅游,旅游靠的可不就是颜值么?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地方喜欢用粗暴的方法来整容。最常见的一是粗暴地选择整的对象。没有充分地研究,凭主观想当然地确定要整容的对象,有段时间连人民公社时期的大礼堂、供销社等等也定为“风貌不协调”要整,文革标语也要刷掉,现在意识上去了,基本上不整了。但是不承认村落的延续变化,非要把她整回到某个特定阶段,比如“清代风貌”的现象仍然普遍。照这个逻辑,村里面生活的人、外来的游客,是不是都得长袍马褂、言必称“皇阿玛”,不准带手机照相机才行呢?否则是不是也和“清代风貌”不协调呢?二是粗暴地追求整的效果。整治的效果就是要“古”,要“土”,可笑的是这种“土、古”却大多是一种自以为是、矫揉造作的“美”。看看拆除“不协调”建筑后盖所谓的“仿古”建筑,往往因为设计、施工的粗劣,效果不堪入目(有多少村子请得起古建专家搞设计、找得到传统匠人搞施工呢);更常见的是掩耳盗铃地在墙上涂脂抹粉,弄些什么“仿木”瓷砖贴掉白瓷砖、“仿泥”涂料抹上红砖墙,不真何来美?传统民居为什么美?首先就是因为她真!真实地反映生产、生活、结构、材料、工艺、装饰……而今天的“整治”,往往是弄虚作假,纯粹是用一种粗陋去替换另一种粗陋,更加的糟糕。有些地方甚至滥用文物保护的“四原”原则,新建的房子也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结构”,也不想想谁来掏钱买那么昂贵的小青瓦、大木料?这不是人为制造困难吗?荒诞的是,在“整容”成为一种狂热的同时,“修缮”却遭遇冷漠,河边上青石栏杆绵延数里,村周围仿古建筑雨后春笋,可是多少真正的老房子,却任由她墙颓屋倾!好吧好吧,俺知道,公家的钱不能用来修私宅……三是粗暴地采取整的措施。穿衣戴帽成为标准手法,动不动就要求敲掉白瓷砖、拔掉水泥路、平屋顶改坡屋顶、三层降两层……为了这些“整容”,大量的财力、时间的投入,产生那么多的垃圾、污染,造成各种人为制造的矛盾、冲突、事件,值得吗?河边上一定要有栏杆而且是汉白玉栏杆吗?村子的角角落落是一定都要亮起来吗?为什么就连在边远的小山村里,也容不下仰望星空的人了?道路一定要硬化吗?除了水泥块、广场砖、青石板,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甚至遇到过用抛光的花岗岩做台阶的村子,这不是存心要在雨雪天气摔伤老人小孩吗?真心不理解其中的奥妙。 

有些“整治”,是以一种粗陋代替另一种粗陋(上),或者以假丑恶去掩盖真善美(下)

三、传统村落整容,再少一事、再慢一步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应达成文化共同体修复重建、生产生活方式传承、物质载体保护三方面的任务。在人力财力智力都严重不足的现实条件下,应分清缓急、突出重点、精准投入。应优先进行传统文化的发掘记录和解读、弘扬,文化共同体的保护、修复和重建;重点抢救濒危遗存、提升防灾能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不是为了提升村落的“颜值”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盲目地、大干快上地“整治改造”;避免浪费十分有限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不能耽误文化遗产的抢救、不能因此而损害村落的核心价值。

 

该急的不急,不该急的急死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最该急的是什么?一个词:抢救,两件事:抢救身体、抢救灵魂。让身体存活,让灵魂持续,必须同时进行,否则没了身体,灵魂也无可寄托;但光有身体,没有灵魂,与植物人何异。为此就要优先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抢修濒危建筑,清除安全隐患,把有文化记忆的人和物质载体留住;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而具体的挖掘和记录、解读;开展乡土教育,重塑村民文化自信;保护尚存的、修补残余的、重建消失的文化共同体,这些才是最该急的工作。和这些工作相比,整容不但不必急,而且有些内容根本不必要。

        如果把传统村落比着一个生命垂危的姑娘,她的保护发展是什么意思?当然是先得救她的命,止住失血、复苏心肺、正常呼吸;然后才是给她营养,慢慢滋补,强身健体,逐步改掉她生与俱来的缺陷,调整先天不足的部分。重要的是,同时应恢复她的记忆,读懂她的灵魂,夯实她的自信,最终使她不但自己身康体健、精神完满,还能够让她影响他人走向幸福的道路。

        可是我们现在干的是什么呢?在一些地方,不管她正在失忆迷魂,也不管她正在血涌如泉,反而是着急忙慌地给她描眉擦粉,丰胸隆臀……不就是要按照有钱人的口味,把她打扮得漂亮一点,赶快拉到市场上去卖几个钱么?难道,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就是要弄出一具漂亮的尸体来展览么?

 

浪费可耻不可怕,浪费来搞破坏才可怕。

        从物质极端匮乏变化到极端丰富,我们只用了区区三十多年的时间,但出于对过去的苦日子的逆反,今天社会生活中的奢侈浪费也走到了极端。过去在外婆家,如果饭后碗里居然还留有饭粒,一顿鸡毛掸子是免不了的;现在的乡村里呢?把饭菜吃光反而会遭到嘲笑:“穷成这个样子……”奢靡蔚为风气,浪费才有品味,攀比则是常态,炫富成为必须……甚至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领域也逐渐如此,大量的财力物力毫不怜惜地砸进了本来是没有必要的项目,悬在门楣上的“勤俭持家”剥落褪色,成为一种尖刻的玩笑。一则反正咱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真心不差钱,不可劲儿造,办事不那么二,配得起这地球老二的荣耀么?二则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但纳税人只是个虚无的概念,这钱是来自王二还是李四,谁也不知道,只要花得符合相关规定,就算真有什么不长眼的王二李四找上门来,除了干瞪眼,也就只有哭泣的份儿。

        但是,可劲儿造的结果可不仅仅是浪费那么简单,直接伴生的往往是触目惊心的“保护性”破坏。相当一部分传统村落,如果没有各种“热心”的保护发展,也许还可以在穷乡僻壤里苟延残喘个几十年,但是,这样胡乱花钱,却可能让她最珍贵的价值,在短短数月的“突击”中就云散烟消。在艰苦的努力下,有的村被成功地整成了“水环境优美村”,河道笔直、堤岸坚固、岸柳成行,漂亮整洁,但河里的鱼儿、青蛙都消失了;为了环境优美,有的村甚至不许再养鸡鸭,因为粑粑臭让游客不爽,原来我以为是夸张的搞笑段子,谁知道竟然是严令之下的事实!

 

传统村落整容,再少一事、再慢一步。

        对管理部门而言,最好能少一事则少一事,能慢一步则慢一步。积极做好负面管理,严控必须控制的就够了,人家想不想整容,想怎么整,交给村民自己好了。尊重村落的实际和科学规律,不要整天这个限期那个限期,限期“大变样”更是没道理。不必过于具体地教人家该怎么变漂亮,越厨代庖把自己累得半死还处处招埋怨;精准地制订更接地气的政策,甚至在县级层面也不要一刀切,各村有各村的禀赋和实际,允许人家按实际需求办事,“实事求是”这个原则永不过时。不要部门多头各说各话各办各事,搞得大家头晕脑胀无所适从;管理别那么繁琐,造成工作重复、低效、浪费;避免那些合理却不合法(如用传统工匠因为没有资质无法参加招投标)、胡乱上马项目(如执行预算压力下突击使用资金等)的情况等等……

        对保护发展规划而言,干好最核心的工作,真真正正沉下心来,把村落的文化价值、载体等等调查清楚、分析到位,落实到具体的事物上;把村落的问题弄明白、搞透彻,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措施来,保护该保护的,整治必须整治的,改善该改善的,安排好用地,计划好项目,测算好资金,差不多了。别画蛇添足,给人家“创意”这个,“打造”那个,更不要凭自己狭隘的眼界、错误的理念,胡乱指导人家怎么打扮、怎么化妆。很可能你心目中的“美”,反而足以吓尿一条街的人。

        对村落自身而言,观念和想法要清楚。别的不说,单说整容这事儿,最好能少一事则少一事,能慢一步则慢一步。我们要整成什么样子?什么才是漂亮?这个房子是不是一定要拆?那个遗址是不是一定要重建?绿化是否一定要上这么多?杂草是否一定要拔?想不清楚的时候,干脆别动。搞坏是容易的,要恢复过来,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了。

 

回归事情的本原,三思而后行

        说了半天,我们该怎么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呢?道理倒是很简单,回归事情的本原即可。在没有富裕到钱随便花的时候,我们应以不折腾为导向,只做非做不可的事情;集中财力、物力、精力解决最关键的问题。比如,道路究竟是拿来干什么的?除了园林中的那些曲径以外,最本原的功能无非交通罢了。那么道路要不要整?只需要从交通的功能上来判断,而不是从“好不好看”的角度。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其他的一切工作:只要是对保护和传承村落文化价值有利的,就得做、优先做;对其不利的,坚决不能做;可做可不做的,慢慢来,条件成熟时再做。

        整容不是一点都不能整,只是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我们应该很认真地问自己三个问题:

1、为了什么要做这个事?

2、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这件事非做不可吗?

3、如果非做不可,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是不是可以缓一缓?

        三思而后行,决不意味着优柔寡断。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四、要村姑,还是姨太太?

        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也许需要做一道选择题:是要身心健康的村姑,还是漂亮无魂的姨太太?其实这个问题有点多此一举,还需要问吗?当然是选姨太太啦。古往今来,姨太太都是成功人士的标配、上流社会的必需。而对姨太太的要求,无非就是要长得漂亮,如果能弹手钢琴给自己长脸也不错,但大字不识一筐的傻白甜最好,听话省事,绝不能让她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咱们今天已经富裕了、上流了、洋气了,只是偶尔到乡下去找找“诗和远方”调调口味,难道还真的是爱乡村啊?玩耍一下而已,因此乡村必须按照城市的、工业时代的、具有最“潮”眼光的设计师们的口味整容,现在愈演愈烈的乡村整容术,大致就是根源于这样的心态吧。

        可是如果要选择村姑,你就得是真正的敬她爱她,爱她的质朴、爱她的纯粹、爱她的率真,而不仅仅是爱她的三围;并且你要读懂她,透彻地了解她的美、她的好、她的不足、她的缺陷;然后花很大的力气、经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去让她精神焕发、身康体健。你得耐心地启发她,让她别再自卑,不要以为只有波浪头才好看,不要认为只有GUCCI的香味才高雅,不要认为只有LV才叫做包包;你还得改掉她不讲卫生的习惯,治好她的结核病,补足营养不良;还得守护她不要被邻村那个已经成了姨太太浑身戴满了钻戒和金项链的女人拐跑,还得把她的美好展现给世人,让更多的姑娘能够知道,做自己最自豪……总之,麻烦麻烦,而且不一定能成功。更令人沮丧的是,她也不一定感谢你的付出,不是说要尊重村姑意愿吗?现在有几个女孩不想坐在宝马里哭呢?

        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知难而退,因为已经没有了退路。究竟是村姑好,还是姨太太好,这绝不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是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成败乃至民族文化未来直接相关的大问题。充分认识并发挥传统村落的价值,在长远来看是保证中国得以维系自身独立的文化身份,赢得世界尊重和认同的必需条件;在现阶段来看则是中国城镇化道路不走偏颇的重要保障。而乡村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其文化价值,由此,乡村建设最根本、最基础的任务,也应该是文化建设。如果不注重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追求,乡村建设就缺乏核心的支撑,“发展”就会成为没有内涵的、单纯物质欲望的满足,反而会给乡村的进步形成严重的阻滞。事实上不止在乡村,整个中国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正为文化的缺失而付出日益沉重的代价。

        传统村落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中华血脉的基因库、治疗当代文化病患的脐带血、民族文化复兴的基地,而且对于保卫我们的文化疆域、文化安全,夯实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不把各个村落的文化挖掘、记录、解读、保护、提升放到最优先的位置,作为最重要的工作,而是只注重颜值,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心力只是把村落搞搞漂亮,而且是审美标准很不对头的“漂亮”,而那么我们的工作做得越多、越努力,对传统村落的破坏,也就越广泛、越深刻,越难以挽回。

        再漂亮的姨太太终归也会被抛弃,做足真正的自己就有真正的价值。当繁华褪尽,喧嚣沉寂之后,人们终究会发现,最爱是那沧桑纯酿的内涵,最美是那质朴成真的容颜。

        传统村落,别为“颜值”付出太多! 

 自然本真,是传统村落最高的颜值

 

作者:李华东,北京工业大学建规学院副教授,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委员

来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心(ChineseVillages)

 

0000.jpg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最新资讯
  • 小编推荐
  • 热点排行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