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加出青海旅游新经济带

时间:2016-11-24 12:07:38| 作者:adminbj| 查看: | 评论:

摘要: 畅游花海美丽视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我省旅游脱贫项目加大实施,那些曾经“藏在深闺人不识”的小村、小庄,如雨后春笋般在山坳间“火”了起来, ...

 

畅游花海

美丽视野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我省旅游脱贫项目加大实施,那些曾经“藏在深闺人不识”的小村、小庄,如雨后春笋般在山坳间“火”了起来,迅速成为省内外游客趋之若鹜的新风景区,成为青海旅游的新经济增长带。

盘活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乡村成为别样旅游风景,生产生活田园生成旅游财富

今年以来,我省各方面因地制宜、群策群力加大力度扶持推进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实施66个重点村旅游扶贫项目,目前已有40多个村动工建设。通过引导贫困户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开办农(牧)家乐、经营乡村旅馆或参与接待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发了一批具有青海本土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点。

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乡村旅游今年在全省风生水起,不仅繁荣了青海旅游市场,而且让一个个小村庄走出深闺、走向旅游市场,迈上了过去想都没有想过的脱贫致富“旅游阳光产业路”。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避暑仙境·徒步圣地”为主题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海山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特色农产品、林下养殖、民俗艺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全村致富。

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牙合村这个过去旅游发展空白的小村,在旅游扶贫项目的带动下,积极打造最美北方梯田,将普通的农田设计成现实版的“开心农场”,今年春夏两季接待游客1.65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26万余元,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增添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祁连县八宝镇麻拉河村采取“现代农牧业+旅游扶贫”的扶贫模式,建设麻拉河村旅游生态宾馆扶贫项目,并落实支农扶贫资金10万元用于该村特色农畜产品销售摊位的制作加工,让贫困户通过参与销售农畜产品实现增收脱贫……

我省约有80%以上旅游资源集中在乡村牧区,以旅促农、以旅脱贫“路子宽展”

为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年以来我省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推动乡村旅游由传统的食宿、娱乐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康体养生、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制作转变。

同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探索形成多类型、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制定印发了《2016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行动计划》,召开(青海)全省乡村旅游大会,按照(青海)省委“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要求,安排部署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按照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依托贫困地区自然或人文资源,结合旅游扶贫、休闲观光农业、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发挥旅游业造血式扶贫的独特优势,科学合理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

通过规划引领、科学规范、适度开发,使广大农牧区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脱贫。

如何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培育成为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道出了旅游发展的扶贫道路,采取“景区+农家乐”或者“互联网+”等多元模式,不断完善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完善旅游功能,提升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同时捆绑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的平台让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地方还创新推出“休闲体验+旅游扶贫”、“现代农牧业+旅游扶贫”、“项目建设+旅游扶贫”等特色扶持措施通过旅游扶贫新模式,提升了贫困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品味和服务质量,打造了一批特色浓、品质优、参与度高的乡村旅游产品,走出了一条以旅促农、以旅脱贫的新路子。

 造血式扶贫,到“十三五”末我省乡村旅游预期揽金5亿元,带动16万农牧民受益

金秋时节,青海高原天气微凉,走在大通县东峡镇田家沟村连绵的青山和湛蓝的天空下,微风吹来水波荡漾,置身这个高原小村宛如江南水乡。

“我去年6月份开业的,粗略算了一下一个月基本能挣了5000—6000元钱,比种地强多了。多亏这几年发展乡村旅游,要不然游客都是去大景区,哪有我们乡下什么事!”曾经是“采棉”大军中一员的刘桂花,因为自家村庄旅游的发展,她选择回到了村子,开起了“农家乐”,变成了“老板娘”。

今年大通县在利用好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整合发改、旅游等行业配套资金,以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切入点,在东峡镇田家沟村、斜沟乡上窑村、景阳镇甘树湾村、黄家寨镇大哈门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田家沟村、大哈门村旅游扶贫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中。

如今,越来越多的“刘桂花”正在我省农村把自己的致富梦变为现实,发展迅速的乡村旅游,让农民们共享旅游发展的“红利”。

“十三五”期间,我省每年新增乡村旅游接待点200家、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100家、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家,到“十三五”末,全省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亿元,带动16万农牧民受益。据青海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徐浩介绍:“旅游扶贫是造血式扶贫、广泛受益的扶贫、物质和精神‘双扶贫’、富有尊严的扶贫和促进和谐的扶贫。”

徐浩说,对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良好的贫困村,实施民俗体验游、乡村观光游等项目,扶持发展乡村旅游、民族手工、特色文化等服务业,让群众就近就地脱贫致富。此外,2016年我省还将设立10个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培训100名乡村旅游带头人、评定1000个优秀乡村旅游示范点,培训10000名乡村旅游从业者。(孙海玲)

新干线

德胜村:搭车旅游产业脱贫

头几年,说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的德胜村,周边几里地外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贫困村的大帽子可是扣了好多年。

当然这也不能怪别人,要怪还是怪村里人“不争气”,因为村里连个像样的发展产业都没有,全村一年下来除了几个年轻壮劳力外出打工外,家家户户基本都是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11月14日,记者来到了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镇德胜村,当和村党支部书记李志虎聊起村子是如何脱贫时,书记先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近年来,共和县为了让贫困农牧民群众实现早日脱贫,立足于贫困村所在地的地理生态、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等区位优势,在省扶贫局等单位部门的帮助下,积极争取扶贫资金,做足“旅游+扶贫”文章,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方案。

德胜村毗邻龙羊峡景区,距离县城也只有30多公里,既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又有了政府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支持,这让村里人有了开农家乐致富的想法。

“以前每年家里就靠种点小麦填个温饱,自从开了农家院每年至少有四五万元的稳定收入。”村民樊有平原本是村里的贫困户,得益于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在村里的实施,他把自家的庄廓翻修扩建了一下后,开了这家牡丹农家院。

牡丹寓意着富贵,樊有平说当初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能够靠它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如今,在樊有平的精心打理下,院里院外都十分温馨、祥和,而且农家院的规模也越办越大,已有大大小小的客房、餐厅16间,能够同时容纳80人就餐和住宿。

开了农家乐后的樊有平不仅实现了脱贫,他还不忘让其他贫困户获得更多收益,他打算明年开春在农家院前种植些观赏菊,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吃饭、住宿、观光。

现在,包括樊有平在内的22家农家乐还每家联户4-5户的贫困户,采取“联户经营”的模式,按照不低于项目户投资额的10%进行利润返还,即22家农家乐每年为每户联户贫困户分红1000元人民币。

“村里开的22家农家乐只是村子脱贫致富的一个开始,相信在党的好政策下,村里会有更多致富法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志虎信心十足地说道。(苏烽)

旅途牧歌

来“古街”寻找乡趣

对于父辈来说,每个人的儿时岁月里,都会有一些难忘的乡间玩耍的趣事,每每提起,便会感叹一句“再回不去咯!”

而在距离西宁市区约13公里的大堡子镇陶北村有这样一座乡趣园——西宁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在这里,可以让你找回那些逝去的旧时光……

一进门,便看到几个红色的大字——西宁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漫步乡趣园,目光触及之处皆为风景。浓郁的绿色、一排排花廊、一处处带有历史印记的民居建筑……有古朴的木头房,高高的土炕,充满激情的旧画报、老照片,老旧的大食堂,大大的石磨盘上还放着大大小小的用红绸子包扎的酒坛子……

老房子的大门上都有原主人的人名,王有财、陈生斗、贾德明、张连德等,每个院子就是一个遥远的故事。“这旧画报和小时候看到的一模一样!那边还有乡村文化展馆,据说这些‘老物件’都是老板从青海的河湟谷地淘宝回来的,太有年代感了!这感觉真的是回到了童年。”一位游客兴奋的对着身旁的年轻人说着。

古村,古井,古树,古屋……似诗如画,古色古香。随手一拍都是浓浓的怀旧范儿!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到古老的建筑,也可随意走进日光大棚,尽情采摘品尝绿色无公害的西红柿、葡萄、甜瓜和草莓等,还能在乡村大舞台演艺厅,听到最正宗的“花儿”……乡趣园占地面积33公顷,分为美食坊、采摘区、乡村动物园、汽车电影院等不同区域。这里的“公社食堂”供应烤全羊、烤鸡、烤鸭、烤兔、羊杂汤,食堂内飘出的孜然和羊肉的香味弥漫着整个园子。

玩累了,坐下来,卸去一天的疲惫,尝一回最地道的农家乐。农家菜的味道总是最朴实的,最能让胃刁的你得以满足,不只是味道,更多的是儿时的记忆!

休息日来到这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惬意地聊天、休闲,还可以在果园里采摘,看着老街内展示的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学习等岁月回想照,让前来的客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村田园生活,也让客人在这里回忆起远方的最美的家乡,记住浓浓的乡趣旧时光。(金玥彤)

食色街头

  “搅出”舌尖上的青海美味

将豆面、青稞面、白面按照一定比例徐徐撒入沸水,边撒,边用擀面杖360度搅动……看到这,大多数青海人便能猜到锅中是老少皆宜的青海特色美食——搅团。

搅团是青海地区著名的特色小吃,定义为“用面搅成的浆糊”,根据主要用料不同,分为荞面搅团、豆面搅团和洋芋搅团。

搅团好吃,可做起来却要费一番功夫。首先在大锅内烧上水,等水烧开后,把按一定比例混合好的青稞面和豆面徐徐撒入锅中,再用擀面杖使劲搅。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添加一些开水进去,等锅里见不到面疙瘩就盖上锅盖焖三十分钟左右即可出锅。做好的搅团吃不完,第二天加点水,拌上葱花、辣子、醋一起吃,叫“饭疙瘩”,还可以在凉的时候切成块儿,凉拌吃,就是饭块。

“关于搅团,在大西北的各地有不同的吃法,做搅团的选料也与所不同。我的家乡一般选豆面、青稞或其他粗粮。做好的搅团上面淋上油泼辣子、葱花、油炝腌菜、醋、韭辣,看起来宛如白玉盘上绽放的斑斓花色,色香味俱全。”

老家是青海湟中县的关先生自从工作以来很少回去,如今,再听到“搅团”时,心里充满淡淡的乡愁之情:“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好,一年能吃上一顿搅团就算是改善生活,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在灶台边做搅团,透过雾气氤氲的水汽,一边用力的搅着搅团,一边告诉我搅团要沿着一个方向搅,这样搅出的搅团才好吃。”

据说,搅团,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说是农家的救命饭。那时,农民的口粮标准低、粗粮多,搅团含水量大,少量的面粉可以做出大体积的食物,用以充饥;搅团是用豆面做的,与醋水一块吃,掩盖了粗粮的缺陷,口感好,又增强食欲。(孙海玲)

 班玛民居

 贵德梨花

 乡村秋景

  贵德县农民手工艺品

 湟中县共和镇乡村硬化公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最新资讯
  • 小编推荐
  • 热点排行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